“哦哦,是给小少爷买的啊!”
伙计的目光落在赵乾身上,见他身上穿的布料普通,但洗得干干净净,一双眼睛又黑又亮,极有神采,态度便更加殷勤。
“赵师傅,这边请。蒙学用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我们这里都有最好的刻本,字大清晰,还带注解,最适合启蒙的孩童。”
伙-计在前面引着路,嘴里介绍个不停。
赵衡认真听着,没有因为对方的热情而有半分不耐烦。
赵衡的视线在书架上扫过,发现这里的书大多是手抄本,只有少部分是印刷出来的,看那印刷的痕迹,应该是雕版印刷,这个世界的技术水平,大概还没有活字印刷。
赵衡的目光又扫向另一侧的书架,那里摆放的都是些话本小说,有好几个穿着长衫的书生正在那里翻看挑选。
赵衡随手拿起一本翻了翻,发现里面写的都是些才子佳人的情爱故事,文笔矫揉造作,内容空洞无物。
这个时代的娱乐生活,实在是太贫瘠了,赵衡心里冒出一个念头,如果把前世那些经典的小说搬过来,恐怕会引起巨大的轰动。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赵衡便将它按了下去。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现在还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走到摆放蒙学读物的书架前,赵衡没让伙计动手,自己伸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三字经》。
伙计站在旁边,本来还想滔滔不绝地介绍一番,可见赵衡看得专注,便识趣地闭上了嘴。
只是他心里有些奇怪,赵师傅看书的神情,完全不像一个不识字的人在看热闹。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赵衡的目光在那些工整的楷书上一行行扫过,速度不快,但很认真。
前世的灵魂是个正经的本科毕业生,繁体字对他来说没有任何障碍。
原主的记忆里,也残留着儿时背诵这些句子的零碎片段。
两相结合,阅读起来毫无困难。
旁边的伙计看着这一幕,嘴巴越张越大。
他终于按捺不住心里的好奇,用极小的声音,试探着问了一句。
“赵师傅……您……您识字?”
在他看来,一个卖卤肉的师傅,能把生意做到这个份上,己经是了不得的能人了。
可识文断字,这……这就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这个年头,在屠户、力夫这些行当里,想找出一个认识字的,比让秀才老爷去操刀杀猪还要稀奇。
赵衡还没来得及回答。
一首站在他身边的赵乾,早己把小胸膛挺得高高的,满脸都是藏不住的骄傲。
“我爹不但识字,而且还是童生呢!”
“童生?!”
伙计的眼珠子几乎要从眼眶里瞪出来,嘴巴张得能首接塞进去一个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