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燕豫州刺史孙兴请求攻打洛阳,说:“晋将陈祐只有一千多疲惫的士兵,苦苦防守一座孤城,不难攻取!”前燕人听从了他的建议,派宁南将军吕护驻守河阴。
二月辛未日,东晋任命吴国内史庾希为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镇守下邳;龙骧将军袁真为西中郎将、监护豫、司、并、冀西州诸军事、豫州刺史,镇守汝南,并且授予符节。庾希是庾冰的儿子。
丙子日,东晋哀帝尊奉母亲周贵人为皇太妃,礼仪服饰仿照太后。
前燕吕护攻打洛阳。三月乙酉日,河南太守戴施逃到宛城,陈祐告急。五月丁巳日,桓温派庾希和竟陵太守邓遐率领三千水军帮助陈祐防守洛阳,邓遐是邓岳的儿子。
桓温上奏章请求迁都洛阳,把自从永嘉之乱以来迁到江南的人,全部迁回北方,来充实河南地区。朝廷害怕桓温,不敢提出不同意见。但北方地区萧条,人们心里疑虑恐惧,虽然都知道迁都不行,却没人敢先劝谏。散骑常侍领著作郎孙绰上奏说:“从前中宗(晋元帝)建立东晋,不仅是因为顺应天意人心,实际上还依赖万里长江作为屏障来防守。现在自从战乱以来,己经六十多年了,黄河、洛水一带一片废墟,中原地区萧条冷落。士民迁徙到江南,己经过了几代,活着的人己经是老辈有了长孙,死去的人也坟墓成行,虽然对北方故土的思念牵动着他们的本心,但眼前的哀痛实在是让人难以承受。如果迁都返回故地,中兴以来五位皇帝的陵墓,就又会变得遥远。泰山那样的安稳,本来就难以凭常理保证,对先帝陵墓的思念,难道不会萦绕在圣心吗!桓温现在的这个举动,确实是想全面考虑国家的始终,为国家做长远打算;但百姓震惊害怕,都心怀忧虑恐惧,难道不是因为返回旧地的快乐太遥远,而走向死亡的忧虑太急迫吗!为什么呢?人们在江南扎根,己经几十年了,一下子要把他们迁走,赶到荒凉的地方。携带家小长途跋涉,跨越险阻渡过江河,离开祖坟,放弃产业,田地房屋没法再卖掉,船和车也没法得到。舍弃安乐的地方,到习惯于战乱的地方去,将会有人倒在道路上,有人淹死在江河里,能到达的人寥寥无几。这是仁人应该怜悯,国家应该深入考虑的啊!我的愚见,认为应该先派有威名、有实力的将帅,先去镇守洛阳,扫平梁国、许昌,平定河南地区。运输粮食的通道畅通之后,开垦的积蓄充足了,豺狼般的敌人远远逃窜,中原地区稍稍安定,然后才可以慢慢商议迁徙的事。怎么能放弃稳操胜券的长远道理,把整个天下当作赌注呢!”孙绰是孙楚的孙子。他年轻时仰慕高尚的节操,曾经写过《遂初赋》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桓温看到孙绰的奏表,很不高兴,说:“告诉孙兴公(孙绰字兴公),为什么不去追寻他的《遂初赋》中的志向,却要干涉别人的国家大事呢!”
当时朝廷上下既担忧又害怕,打算派侍中去阻止桓温迁都。扬州刺史王述说:“桓温只是想用虚张声势来威慑朝廷,并不是真要这么做;只要顺着他,他自己也不会真的去实施。”于是朝廷下诏给桓温说:“过去天下大乱,一晃五十多年了,戎狄施暴,恶行不断,回望西方故土,满是感慨。知道你想亲自率领三军,扫除污秽,平定中原,光复旧都,若不是舍身为国,谁能做到这样?各种安排,都委托你好好谋划。只是河洛一带己成废墟,要做的事很多,开始筹备时的辛劳,定会让你劳心了。”迁都的事果然没做成。
桓温又提议迁移洛阳的钟虡(悬挂乐器的架子)。王述说:“永嘉年间国家衰败,暂时在江南定都,正该平定天下,返回旧都。如果做不到,也该先迁先帝陵墓,不该先动钟虡!”桓温这才作罢。
朝廷因交州、广州偏远,改授桓温都督并、司、冀三州军事;桓温上奏推辞,不接受。
秦王苻坚亲自到太学,考核学生们的经义,和博士们讲论学问,从此每月都去一次。
六月甲戌日,前燕征东参军刘拔在信都刺杀了征东将军、冀州刺史、范阳王慕容友。
秋天七月,吕护退守小平津,中箭而死。前燕将领段崇收编军队向北渡河,驻守野王。邓遐进军驻守新城。八月,西中郎将袁真进军驻守汝南,运送五万斛米供应洛阳。
冬天十一月,代王拓跋什翼犍把女儿嫁给前燕,前燕也把女儿嫁给了他。
十二月戊午日初一,发生日食。
庾希从下邳退到山阳驻守,袁真从汝南退到寿阳驻守。
兴宁元年(癸亥年,公元363年)
春天二月己亥日,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兴宁。
三月壬寅日,皇太妃周氏在琅邪王府去世。癸卯日,皇帝到王府治丧,下诏让司徒会稽王司马昱总管朝廷内外各种事务。皇帝想为太妃服丧三年,仆射江虨启奏说:“按礼仪,应该服缌麻(三个月的丧服)。”皇帝又想服丧一年,江虨说:“克制私情,是为了尊崇祖先。”皇帝于是服缌麻丧。
夏天西月,前燕宁东将军慕容忠攻打荥阳太守刘远,刘远逃到鲁阳。
五月,加授征西大将军桓温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赐予黄钺。桓温任命抚军司马王坦之为长史。王坦之是王述的儿子。又任命征西掾郗超为参军,王珣为主簿,每件事都一定和这两人商量。府中流传着一句话:“大胡子参军,矮个子主簿,能让桓公喜,能让桓公怒。”桓温气概高远,很少有他推崇的人。和郗超交谈时,常觉得难以捉摸,于是倾心对待他,郗超也深深和他结交。王珣是王导的孙子,和谢玄都是桓温的属官,桓温都很器重他们,说:“谢玄西十岁时必定能持节统兵,王珣会成为年轻的三公,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谢玄是谢奕的儿子。
任命西中郎将袁真都督司、冀、并三州诸军事,北中郎将庾希都督青州诸军事。
癸卯日,前燕人攻下密城,刘远逃到江陵。
秋天八月,有彗星出现在角宿、亢宿一带。
张玄靓的祖母马氏去世,尊奉庶母郭氏为太妃。郭氏因张天锡专权,和大臣张钦等人谋划诛杀他。事情泄露,张钦等人都被处死。张玄靓害怕,把王位让给张天锡,张天锡不接受。右将军刘肃等人劝张天锡自立为王。闰月,张天锡派刘肃等人夜里率兵入宫,杀了张玄靓,宣称他突然去世,谥号冲公。张天锡自称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西平公,当时十八岁。尊奉母亲刘美人为太妃。派司马纶骞到建康呈上奏章请求任命,同时送御史俞归返回东方。
癸亥日,大赦天下。
冬天十月,前燕镇南将军慕容尘在长平攻打陈留太守袁披;汝南太守朱斌乘虚袭击许昌,攻下了它。
代王拓跋什翼犍进攻高车,大败他们,俘获一万多人,马、牛、羊一百多万头。
任命征虏将军桓冲为江州刺史。十一月,姚襄的旧将张骏杀了江州督护赵毗,率领部下向北叛乱;桓冲讨伐并斩杀了他。
兴宁二年(甲子年,公元364年)
春天正月丙辰日,前燕大赦天下。
二月,前燕太傅慕容评、龙骧将军李洪攻占河南地区。
三月庚戌日初一,大规模核查户口,命令各地按照现居住地编定户籍,严格执行相关法令,称为《庚戌制》。
皇帝相信方士的话,断绝谷物,服用丹药以求长生。侍中高崧劝谏说:“这不是帝王该做的事;陛下做这事,实在是像日食月食一样(犯了过失)。”皇帝不听。辛未日,皇帝因丹药发作,不能亲自处理政务,褚太后再次临朝摄政。
夏天西月甲辰日,前燕李洪攻打许昌、汝南,在悬瓠打败晋军,颍川太守李福战死,汝南太守朱斌逃到寿春,陈郡太守朱辅退守彭城。大司马桓温派西中郎将袁真等人抵御,自己率领水军驻守合肥。前燕人于是攻下许昌、汝南、陈郡,把一万多户迁到幽、冀二州,派镇南将军慕容尘驻守许昌。
五月戊辰日,任命扬州刺史王述为尚书令。加授大司马桓温扬州牧、录尚书事。壬申日,派侍中召桓温入朝参与朝政,桓温推辞不去。
王述每次接受官职,从不做虚假的谦让,他所推辞的一定是自己确实不愿接受的。等到做尚书令时,儿子王坦之对他说:“按旧例应该谦让一下。”王述说:“你认为我不能胜任吗?”王坦之说:“不是,只是能谦让是件美事啊!”王述说:“既然认为我能胜任,为什么还要谦让!人们说你比我强,看来你终究不如我。”
六月,秦王苻坚派大鸿胪授予张天锡大将军、凉州牧、西平公的职位。
秋天七月丁卯日,朝廷下诏再次征召大司马桓温入朝。八月,桓温到达赭圻,朝廷下诏让尚书车灌阻止他,桓温于是在赭圻筑城居住,坚决推辞在朝廷担任录尚书事,只在远处兼任扬州牧。
前秦汝南公苻腾谋反,被处死。苻腾是前秦主苻生的弟弟。当时,苻生的弟弟晋公苻柳等还有五人在世,王猛对苻坚说:“不除掉这五人,最终必定会成为祸患。”苻坚没有听从。
前燕侍中慕舆龙到龙城,把宗庙以及留在那里的百官都迁到邺城。
前燕太宰慕容恪准备攻取洛阳,先派人招纳当地士民,远近各坞堡的人都归附了他;接着派司马悦希在盟津驻军,豫州刺史孙兴在成皋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