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战场上的机会,往往只在弹指之间。
若是每遇变故都要请示陛下,待命令传回,战机早已贻误,甚至可能酿成大祸。
他回想起自己多年的军旅生涯,经历过太多因拘泥于军令而错失良机的教训。
有些将领,明明眼前就是破敌良机,却因“未有上命”而不敢越雷池一步,最终坐视敌人从容退去。
更有甚者,因为后方指挥不了解前线实情,发出不合时宜的命令,导致前线将士白白牺牲。
打仗不是下棋,可以慢慢思索。
真实的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突然的大雨可能让道路泥泞难行,也可能成为奇袭的掩护;敌军一个细微的调动可能暴露其软肋,也可能暗藏杀机;士卒一时的士气高涨可能转瞬即逝,也可能一举破敌。
这些微妙的变化,远在千里之外的统帅无论如何英明,也难以完全把握。
说白了,想要打胜仗,领兵之将必须有权临机决断!这是用无数鲜血换来的真理。
若是陛下真的要求事事请示,他确实要头疼一阵子了,他窦泰和侯景可不一样,还真的不敢怎么便宜行事。
到时面对复杂的战局,他只能束手束脚,错失一个又一个战机。即便最终取胜,也必然是事倍功半,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但现在,陛下将最大的临机决断权,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前线的将领!
这纸授权,胜过千军万马。
风雨声不绝,窦泰心里却越发清明。有了这份授权,他可以根据江面实际情况调整浮桥的搭建进度;可以根据荆州水师的动向灵活部署巡逻兵力;可以针对沿江城寨守军的士气状况,决定是强攻还是劝降。
所有这些决策,他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无需等待那可能延误战机的批复。
“陛下知我!”窦泰喃喃自语,接着往下读:
“待朕扫平建康顽抗,卿等即为我大夏镇守荆楚之砥柱!功成之日,不吝厚赏!勉之!勉之!”
落款是:高欢手谕。
窦泰一字一句地读完,胸膛剧烈起伏。这封信,与其说是一道命令,不如说是一份来自最高统帅的战场总结和战略确认书。
它证明,他窦泰和韩轨在侧翼前线的拼杀,每一步都踩在了高欢规划的棋路上。
这种被完全理解、被绝对信任、并且自己的努力被纳入宏大战略中的感觉,比任何直接的奖赏都更让人热血沸腾。
“哈哈哈哈哈!”
窦泰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他举起手中的文书,对着周围屏息凝神的将领和士卒们,声如洪钟:
“都听到了吗?陛下刚来的旨意!我们的仗,打对了!整个江南,都已在大夏掌握之中!攻破建康,指日可待!”
“陛下圣明!大夏万胜!”
欢呼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狂热。
窦泰收起笑容:
“传令各军将领,明日卯时,中军帐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