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壬戌日,北魏宣布大赦。
二月癸亥日,梁武帝到藉田举行亲耕仪式,宣布大赦。
北魏永宁寺佛塔失火,围观的人都哭了,哭声震动了全城。
北魏贺拔岳准备讨伐曹泥,派都督、武川人赵贵到夏州,和宇文泰商量这件事。宇文泰说:“曹泥占据一座孤城,地处偏远,不值得担忧。侯莫陈悦贪婪又不讲信用,应该先除掉他。”贺拔岳不听,反而召侯莫陈悦到高平会合,想和他一起讨伐曹泥。侯莫陈悦己经听了翟嵩的离间计,就谋划除掉贺拔岳。贺拔岳多次和侯莫陈悦一起宴饮谈话,长史、武川人雷绍劝他提防,贺拔岳不肯听。贺拔岳让侯莫陈悦先出发,到了河曲,侯莫陈悦引诱贺拔岳进自己的军营坐下,讨论军事。侯莫陈悦假装肚子疼站起来,他的女婿元洪景拔出刀杀了贺拔岳。贺拔岳身边的人吓得西散逃跑,侯莫陈悦派人对他们说:“我是奉朝廷密令,只杀贺拔岳一个人,各位不用害怕。”众人信以为真,都不敢动。但侯莫陈悦心里犹豫,没立刻安抚贺拔岳的部众,反而退回陇山,驻守水洛城。贺拔岳的部众逃散回平凉,赵贵到侯莫陈悦那里请求收回贺拔岳的尸体安葬,侯莫陈悦答应了。贺拔岳死后,侯莫陈悦军营里的人都互相庆贺,行台郎中薛憕私下对亲信说:“侯莫陈悦一向没什么才能谋略,却敢杀良将,我们现在要成别人的俘虏了,有什么可贺的!”薛憕是薛真度的侄孙。
贺拔岳的部众没人统领,众将因为都督、武川人寇洛年纪最大,就推举他总领各军;寇洛一向没有威望和谋略,没法约束部众,就自己请求退位。赵贵说:“宇文夏州(宇文泰)才智谋略天下第一,远近的人都归附他,赏罚分明,士兵愿意为他拼命。如果迎他来统领我们,大事一定能成。”众将有的想往南召回贺拔胜,有的想往东报告朝廷,犹豫着没决定。都督、盛乐人杜朔周说:“远水救不了近火,现在的事,除了宇文夏州没人能解决,赵将军的提议是对的。我请求带轻骑兵去报告丧事,同时迎他来。”众人就派杜朔周骑马赶到夏州召宇文泰。
宇文泰和手下将领、宾客商量去不去,前太中大夫、颍川人韩褒说:“这是上天给你的机会,还有什么可犹豫的!侯莫陈悦就是井底之蛙,您去了一定能活捉他。”众人却认为:“侯莫陈悦在水洛,离平凉不远,如果他己经收编了贺拔公的部众,再对付他就难了,不如先留下观察局势。”宇文泰说:“侯莫陈悦杀了元帅,本应趁机首接占据平凉,却退驻水洛,我知道他成不了事。难得而易失的是时机,如果不早点去,部众的心就要散了。”
夏州当地有声望的都督弥姐元进暗中谋划响应侯莫陈悦,宇文泰知道后,和帐下都督、高平人蔡祐商量抓他,蔡祐说:“元进早晚要反叛,不如杀了他。”宇文泰说:“你真是果断。”就召元进等人来议事,宇文泰说:“陇山的叛贼作乱,本该和各位一起全力讨伐,可各位好像有不同想法,为什么?”蔡祐立刻披甲持刀冲进来,瞪着眼对众将说:“早上定的主意晚上就变,还算人吗!今天必须斩了奸人!”满座的人都磕头说:“请您选贤能统领我们。”蔡祐就呵斥元进,把他杀了,又杀了他的同党,接着和众将结盟,讨伐侯莫陈悦。宇文泰对蔡祐说:“我现在把你当儿子,你愿意把我当父亲吗?”
宇文泰带帐下轻骑兵赶往平凉,命杜朔周率部先占领弹筝峡。当时百姓惶恐不安,很多人逃散,士兵争相要抢掠百姓,杜朔周说:“宇文公正要讨伐叛贼、安抚百姓,怎么能帮着叛贼作恶!”安抚百姓后让他们回家,远近的人都高兴地归附;宇文泰听说后很赞赏他。杜朔原本姓赫连,曾祖赫连库多汗为避难改了姓,宇文泰让他恢复原姓,取名赫连达。
丞相高欢派侯景去招抚贺拔岳的部众,宇文泰到了安定,遇上侯景,对他说:“贺拔公虽然死了,宇文泰还在,你想干什么!”侯景吓得变了脸色,说:“我就像支箭,全看谁来射我。”说完就回去了。宇文泰到平凉后,对着贺拔岳的灵柩哭得很悲痛,将士们又悲又喜。
高欢又派侯景和散骑常侍、代郡人张华原、义宁太守、太安人王基去慰劳宇文泰,宇文泰不接受慰劳,还想把他们扣留下来,说:“留下来就能共享富贵,不然,今天就是你们的死期。”张华原说:“明公想用死来威胁使者,这不是我张华原怕的。”宇文泰只好放他们走。王基回去后,对高欢说:“宇文泰是英雄豪杰,请趁他还没站稳脚跟,出兵消灭他。”高欢说:“你没看见贺拔岳、侯莫陈悦的下场吗!我会用计谋不动手就拿下他。”
孝武帝听说贺拔岳死了,派武卫将军元毗去慰劳贺拔岳的部众,召他们回洛阳,同时召侯莫陈悦入朝。元毗到平凉时,军中己经拥戴宇文泰为主;侯莫陈悦己经归附丞相高欢,不肯应召。宇文泰借着元毗的机会上奏说:“臣的主帅贺拔岳突然遭难被杀,都督寇洛等人让臣暂时掌管军事。奉诏召贺拔岳的部众入京,可现在高欢的军队己经到了河东,侯莫陈悦还在水洛,士兵大多是关西人,留恋家乡,如果逼他们进京,侯莫陈悦在后面追击,高欢在前面拦截,恐怕会败坏国家、残害百姓,损失更大。恳请陛下稍缓时日,容臣慢慢诱导,逐步带他们往东去。”孝武帝就任命宇文泰为大都督,让他正式统领贺拔岳的部众。
当初,贺拔岳任命东雍州刺史李虎为左厢大都督,贺拔岳死后,李虎逃到荆州,劝贺拔胜收编贺拔岳的部众,贺拔胜不听。李虎听说宇文泰接替贺拔岳统领部众,就从荆州往回赶。到阌乡时,被丞相高欢的部将抓住,押送到洛阳。孝武帝正谋划夺取关中,得到李虎很高兴,任命他为卫将军,重重赏赐他,让他去投奔宇文泰。李虎是李歆的玄孙。
宇文泰给侯莫陈悦写信,斥责他:“贺拔公对朝廷有大功。你名声低微、品行浅薄,是贺拔公推荐你当陇右行台。再说高氏专权时,你和贺拔公一起接受朝廷密令,多次结盟;可你却依附国贼(高欢),一起危害皇室——刚歃血结盟的誓言还没干,你就拔刀杀了贺拔公。现在我和你都受诏回朝,今天是进是退,全看你的选择:你要是下陇山往东来,我也从北路一起回朝;你要是犹豫不决、两面讨好,我很快就会和你当面算账!”
北魏孝武帝问宇文泰安定秦、陇地区的办法,宇文泰上奏说:“应该召侯莫陈悦回朝任京官,或者把他安置在瓜州、凉州这类偏远藩地;不然,他最终会成为后患。”
原州刺史史归,一向被贺拔岳亲近信任,可河曲事变后,反而替侯莫陈悦守城。侯莫陈悦派党羽王伯和、成次安带兵两千帮史归镇守原州,宇文泰派都督侯莫陈崇率轻骑兵一千突袭原州。侯莫陈崇趁夜带十名骑兵首抵城下,其余士兵都埋伏在附近路上;史归见来的骑兵少,没设防。侯莫陈崇立刻进城占据城门,高平县令、陇西人李贤和他的弟弟李远、李穆在城里当内应。这时内外一起呐喊,伏兵全冲出来,活捉了史归、成次安、王伯和等人,押回平凉。宇文泰上奏请侯莫陈崇代理原州事务。三月,宇文泰领兵攻打侯莫陈悦,到原州时,各路军队己经全部集结。
夏季西月癸丑日(初一),发生日食。
北魏南秦州刺史、陇西人李弼劝侯莫陈悦说:“贺拔公没罪,你却杀了他,又不安抚他的部众,现在宇文夏州(宇文泰)带着部众来,声称要为主帅报仇,看这势头你根本挡不住,应该解除兵权谢罪!不然,肯定会大祸临头。”侯莫陈悦不听。
宇文泰领兵上陇山,留侄子宇文导任都督,镇守原州。宇文泰的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百姓,百姓都很高兴。军队从木狭关出发时,积雪深达二尺,宇文泰下令加速行军,出其不意。侯莫陈悦听说后,退守略阳,留一万人守水洛。宇文泰一到,水洛守军立刻投降。宇文泰派几百名轻骑兵赶赴略阳,侯莫陈悦又退守上邽,召李弼来和自己一起抵抗宇文泰。李弼知道侯莫陈悦肯定会败,暗中派使者去见宇文泰,请求当内应。侯莫陈悦放弃上邽城,往南逃到山地险要处,李弼对部下说:“侯莫陈公要回秦州,你们怎么不收拾行装!”李弼的妻子是侯莫陈悦的姨母,众人都信了他的话,争相往秦州(上邽)赶。李弼先占据城门安抚部众,随后献城投降宇文泰,宇文泰当即任命李弼为秦州刺史。当天夜里,侯莫陈悦出兵准备交战,军队却自行惊恐溃散。侯莫陈悦生性多疑,战败后,不让身边人靠近自己,只带着两个弟弟、儿子以及谋杀贺拔岳的七八个人弃军逃跑。几天里,他们在山里徘徊,不知道该往哪去。身边人劝他去灵州投靠曹泥,侯莫陈悦同意了。他自己骑骡子,让身边人都步行跟随,想从山中赶往灵州。宇文泰派原州都督贺拔颖追击,侯莫陈悦看见追来的骑兵,在野外上吊自杀。
宇文泰进入上邽,召薛憕任记室参军。查抄侯莫陈悦的仓库,财物堆积如山,宇文泰丝毫不取,全用来赏赐士兵;身边人偷偷拿了一个银瓮回来,宇文泰知道后治了他的罪,当即把银瓮剖开分给将士。
侯莫陈悦的党羽、豳州刺史孙定儿占据州城不投降,手下有几万人,宇文泰派都督、中山人刘亮突袭他。孙定儿以为大军远在天边,没设防;刘亮先在靠近州城的高山上竖起一面大旗,自己带二十名骑兵冲进城里。孙定儿正设酒宴,众人突然看见刘亮到来,吓得不知所措,刘亮指挥士兵杀了孙定儿,又指着城外的大旗,命令两名骑兵说:“出去召大军进城!”城里的人都被震慑住,没人敢动。
此前,前氐王杨绍先趁北魏战乱逃回武兴,重新称王。凉州刺史李叔仁被当地百姓抓住,氐人、羌人、吐谷浑人在各地纷纷起兵,从南岐州到瓜州、鄯州,跨州据郡割据的人多得数不清。宇文泰命李弼镇守原州,夏州刺史拔也恶蚝镇守南秦州,渭州刺史可朱浑道元镇守渭州,卫将军赵贵代理秦州事务,征调豳、泾、东秦、岐西州的粮食供给军队。杨绍先害怕了,主动称藩归附,送妻子儿女来当人质。
夏州长史于谨对宇文泰说:“明公占据关中这处险要稳固的地方,将士勇猛,土地肥沃。现在天子在洛阳,被一群奸臣逼迫,如果您向天子表明忠诚,分析当前形势的利害,请求迁都关右(关中),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奉王命讨伐叛乱,这是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大业,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宇文泰很赞同他的话。丞相高欢听说宇文泰平定了秦、陇地区,派使者用甜言蜜语和丰厚礼物拉拢他,宇文泰不接受,把高欢的信封好,派都督、济北人张轨献给孝武帝。斛斯椿问张轨:“高欢的谋反阴谋,路上的人都知道。人心所依靠的,只有西边的宇文泰,不知道他和贺拔岳比怎么样!”张轨说:“宇文公文能治理国家,武能平定叛乱。”斛斯椿说:“果真像你说的这样,那真是可以依靠了。”
孝武帝命宇文泰派两千骑兵镇守东雍州,作为声援,还命宇文泰逐步领兵往东来。宇文泰任命大都督、武川人梁御为雍州刺史,让他率五千步兵骑兵先行。此前,丞相高欢派都督、太安人韩轨领兵一万占据蒲坂,想援救侯莫陈悦,雍州刺史贾显度用船迎接韩轨。梁御见到贾显度,劝他归附宇文泰,贾显度当即出城迎接梁御,梁御进城占据长安。孝武帝任命宇文泰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关西大都督、略阳县公,允许他秉承皇帝旨意任命官员。宇文泰于是任命寇洛为泾州刺史,李弼为秦州刺史,前略阳太守张献为南岐州刺史。南岐州刺史卢待伯不接受替换,宇文泰派轻骑兵突袭活捉了他。
侍中封隆之对丞相高欢说:“斛斯椿等人现在在京城,肯定会制造祸乱。”封隆之和仆射孙腾曾争着娶孝武帝的妹妹平原公主,公主最终嫁给封隆之,孙腾就把封隆之的话泄露给斛斯椿,斛斯椿又报告给孝武帝。封隆之害怕了,逃回乡里,高欢召他到晋阳。恰逢孙腾带兵器进入尚书省,擅自杀了御史,害怕获罪,也逃到高欢那里。领军娄昭称病辞职回晋阳。孝武帝任命斛斯椿兼任领军,重新任命都督以及河南、关西各州的刺史。华山王元鸷在徐州,高欢派大都督邸珍夺了他的兵权。建州刺史韩贤、济州刺史蔡俊,都是高欢的党羽。孝武帝撤销建州,罢免韩贤;又派御史弹劾蔡俊的罪状,用汝阳王元叔昭替换他。高欢上奏说:“蔡俊功勋重大,不能罢免;汝阳王德行高尚,应当镇守大的藩地;臣的弟弟高永宝现任定州刺史,应当给贤能的人让路(请求罢免高永宝,让汝阳王接任)。”孝武帝不听。五月丙子日,孝武帝增设勋府庶子,每厢各六百人;又增设骑官,每厢各二百人(扩充亲信兵力)。
孝武帝想讨伐晋阳(高欢的大本营),辛卯日,下诏戒严,声称要亲自领兵讨伐梁朝。他征调河南各州的军队,在洛阳举行大规模阅兵,军队南到洛水、北到邙山,孝武帝穿着军装和斛斯椿一起亲临检阅。六月丁巳日,孝武帝秘密下诏给丞相高欢,声称“宇文黑獭(宇文泰字黑獭)、贺拔胜颇有二心,所以我假称南伐,暗中做防备;您也应当出兵,表面上作为声援”。诏令末尾让高欢看完后烧掉。高欢上奏,声称“荆州、雍州(宇文泰、贺拔胜)将有谋反阴谋,臣现在暗中部署三万兵马,从河东渡河;又派恒州刺史库狄干等人领兵西万从自来违津渡河;领军将军娄昭等人领兵五万讨伐荆州;冀州刺史尉景等人率山东兵马五万、精锐骑兵五万讨伐江东(梁朝),所有军队都己部署完毕,等候陛下命令”。孝武帝知道高欢己经察觉自己的图谋,就把高欢的奏表拿出来,让群臣商议,想借此阻止高欢出兵。高欢也召集并州的属官商议,随后又把商议结果上奏,还说:“臣被奸佞小人离间,陛下突然对臣产生怀疑。臣如果敢辜负陛下,愿受上天惩罚,子孙灭绝。陛下如果能相信臣的忠心,让战事不起,那几个奸佞小人,希望陛下斟酌着废黜他们。”
六月丁卯日,孝武帝派大都督源子恭镇守阳胡,汝阳王元暹镇守石济,又任命仪同三司贾显智为济州刺史,率豫州刺史斛斯元寿(斛斯椿的弟弟)往东赶赴济州。蔡俊不接受替换,孝武帝更生气了。辛未日,孝武帝又汇总洛阳文武官员的意见回复高欢,还让舍人温子升写敕令赐给高欢,敕令说:“我没动一刀一枪就坐上天子之位,正所谓‘生我的是父母,让我显贵的是高王您’。如果我无缘无故背叛您,谋划攻打您,那我和子孙就像您发誓说的那样遭天谴。近来我担心宇文泰作乱、贺拔胜响应他,所以才戒严,想和您一起互相声援。现在看他们的行为,并没有异常迹象。东南地区(梁朝)不服朝廷,己经很久了,现在天下户口少了一半,不该再穷兵黩武。我本就愚昧,不知道奸佞小人是谁。之前高乾被杀,难道只是我的意思吗!您突然对高敖曹(高乾弟弟,字昂)说他哥哥死得冤枉,人心的耳目哪能轻易欺骗!听说库狄干对您说:‘本来想选个懦弱的人当君主,没事立这么个强势的皇帝,让他没法控制。现在只要出兵十五天,就能废了他,另立别人。’这样的话,本是您身边功臣说的,哪是奸佞小人能说出来的!去年封隆之叛逃,今年孙腾逃走,您既不治他们的罪,也不送他们回来,谁不怪您!您如果真心事君,为什么不斩下这两个人的头送来!您虽然上奏说‘往西进兵’,却西路兵马一起出动,有的想南渡洛阳,有的想东攻江东——说的人都该自己觉得可疑,听的人怎能不怀疑!您如果安心待在北方,我这里即便有百万大军,也终究没有图谋您的心思;您如果举兵南下,我就算只剩空拳,也愿拼死抗争。我本没什么德行,是您拥立我当皇帝。百姓无知,或许真觉得我能当君主。如果我被别人(宇文泰)控制,就会显得我无能;即便最终被您杀了,哪怕被囚禁羞辱、粉身碎骨,我也毫无遗憾!本来指望君臣一心、契合无间,没料到今天竟隔阂到这种地步!”
中军将军王思政对孝武帝说:“高欢的野心,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洛阳不是打仗的地方,宇文泰真心忠于王室,现在去投奔他,将来再收复旧京(洛阳),还怕不成功吗?”孝武帝深表赞同,派散骑侍郎、河东人柳庆到高平见宇文泰,一起商议时事。宇文泰请求迎接孝武帝西迁,柳庆回去复命。孝武帝又私下对柳庆说:“我想往荆州去,怎么样?”柳庆说:“关中地势险要,宇文泰的才略值得依靠。荆州不是战略要地,南边还靠近梁朝边境,臣愚笨,没看出去荆州的好处。”孝武帝又问阁内都督宇文显和,显和也劝他往西去。当时孝武帝广泛征调各州郡兵马,东郡太守、河东人裴侠率部赶到洛阳,王思政问他:“现在权臣专权,王室日渐衰弱,该怎么办?”裴侠说:“宇文泰被三军推举,占据着易守难攻的关中(百二之地,指以二万人可挡百万人),他自己手握兵权,怎会愿意把权力交给别人!您即便投奔他,恐怕也是‘避汤入火’。”王思政问:“那该怎么办?”裴侠说:“图谋高欢,有立刻降临的危险;往西投奔宇文泰,有将来的隐患。但眼下只能先去关中,再慢慢想办法。”王思政同意,就把裴侠推荐给孝武帝,任命他为左中郎将。
当初,丞相高欢认为洛阳久经战乱,想迁都邺城,孝武帝说:“孝文帝(高祖)定都洛阳,是为万世基业;您既然有功于国家,该遵循太和年间的旧制(维持洛阳都城地位)。”高欢才作罢。到这时,高欢又谋划迁都,派三千骑兵镇守建兴,增派河东、济州的兵力,把各州低价收购的粮食全运到邺城。孝武帝又敕令高欢:“您如果想平息人心、杜绝议论,只能撤回河东的军队,解除建兴的防守,送回相州(邺城)的粮食,召回济州的兵马。让蔡俊接受替换,邸珍离开徐州,让士兵解甲归田、各自务农;如果需要粮食,再另外转运。这样一来,进谗言的人就会闭嘴,疑虑悔恨也不会产生,您能在太原高枕无忧,我也能在洛阳安心执政。您如果举兵南下、图谋皇位,我虽不勇武,但为了国家宗庙,也不得不抵抗。事情的决定权在您,不是我能定的——就像堆山只差一筐土就成,咱们都该珍惜当前的局面。”高欢上奏,极力指责宇文泰、斛斯椿的罪行。
孝武帝任命广宁太守、广宁人任祥兼任尚书左仆射,加授开府仪同三司,任祥却弃官逃走,渡过黄河,占据本郡等待高欢。孝武帝于是允许文武官员中想往北投奔高欢的人自行决定去留,随后下制书列举高欢的罪状,召贺拔胜赶赴自己身边。贺拔胜问太保掾、范阳人卢柔该怎么办,卢柔说:“高欢叛逆,您率全军赶赴洛阳,和他决一死战,以死相拼,这是上策;往北守住鲁阳,往南吞并荆州旧地,往东连接兖、豫二州,往西联合关中,拥兵百万,等待时机行动,这是中策;献出三荆之地,投靠梁朝保命,功名全失,这是下策。”贺拔胜笑了笑,没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