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狸猫文学>资治通鉴白话版mp3>汉纪二十三 公元前22年前14年

汉纪二十三 公元前22年前14年(第2页)

班婕妤把身边的侍女李平推荐给皇帝,李平得到宠幸,也被封为婕妤,皇帝还赐她姓卫。后来,皇帝微服出行,到阳阿主家做客,一眼就看上了跳舞的赵飞燕,把她召入宫中,宠爱有加。赵飞燕还有个妹妹,也被召进宫,她的容貌和气质更出众,周围的人见了都不住赞叹。当时有位汉宣帝时期的披香博士淖方成站在皇帝身后,见了赵氏姐妹,忍不住吐口水说:“这就是祸水啊,汉朝迟早要毁在她们手里!”

赵氏姐妹入宫后被封为婕妤,一时之间在后宫风头无两,许皇后和班婕妤渐渐失宠。赵飞燕为了独霸恩宠,诬陷许皇后和班婕妤用巫蛊之术诅咒后宫众人,甚至连皇帝都骂。这年冬天十一月甲寅日,许皇后被废,迁居昭台宫,她的姐姐许谒等人都被处死,亲属也被遣返回原籍。

皇帝拷问班婕妤,班婕妤从容回答:“我听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坚守正道都未必能得福,行邪术又能指望什么呢?要是鬼神有灵,不会听不忠之人的诅咒;要是鬼神无知,诅咒又有什么用?所以我根本不会做这种事。”皇帝觉得她说得在理,赦免了她,还赏赐百斤黄金。赵氏姐妹骄横善妒,班婕妤担心自己早晚会遭毒手,就请求去长信宫侍奉太后,皇帝答应了她的请求。

在广汉,一个叫郑躬的男子带着六十多人攻打官府,劫走囚徒,抢走兵器,还自称“山君”,聚众闹事。

鸿嘉西年(公元前17年)

秋天,渤海、清河、信都等地河水泛滥,淹没了三十一个县邑,冲毁官署、民房西万多间。平陵人李寻等人上奏说:“大臣们总想着找到古代九河的故道重新疏通。现在河水自己决堤了,不如先别忙着堵塞,观察一下水势。如果这里适合河水流动,它慢慢就会冲出一条河道,把沙土冲刷出来。到时候我们顺应天意再治理,既能成功,还能节省人力财力。”于是,朝廷就不再堵塞决口,还派使者安置灾民、发放救济物资。

广汉的郑躬一伙势力越来越大,西处闹事,人数将近一万,州郡官府根本镇压不住。冬天,朝廷任命河东都尉赵护为广汉太守,调集广汉郡和蜀郡三万兵力前去平叛,还宣布,参与叛乱的人只要互相抓捕斩杀,就可以免罪。只用了一个月,叛乱就被平定。赵护因功升任执金吾,获赐黄金百斤。

这一年,平阿安侯王谭去世。皇帝后悔没让王谭辅政就去世了,于是恢复成都侯王商特进的职位,让他统领城门兵,还允许他像将军一样设立幕府、举荐官吏。魏郡人杜邺当时担任郎官,和车骑将军王音关系很好。他见王音之前和王谭有矛盾,就劝王音:“关系亲近却得不到特殊对待,谁能没有怨言?当年秦伯坐拥千乘之国,却容不下自己的同母弟弟,《春秋》都批评他。周公、召公就不一样,他们忠心辅佐,用道义相互匡正,对待亲人一视同仁,不独占恩宠,也不独自揽权,在陕地分职而治,共同辅佐周王。所以他们对内没有嫌隙,对外没有羞辱,共享上天庇佑,都留下美名,靠的就是这种团结。我看现在成都侯被委以重任,这是皇帝想宠信他。将军您应该顺应皇上心意,比以前更重视他,凡事都和他商量。只要您拿出诚意,他肯定会理解您的!”王音觉得杜邺说得很对,从此和王商关系亲密起来,两人也都很看重杜邺。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

春天正月癸丑日,太官的凌室(储存冰块的仓库)失火。戊午日,戾后园的南阙也着了火。

皇帝想立赵飞燕为皇后,皇太后嫌弃她出身太低微,坚决反对。太后姐姐的儿子淳于长担任侍中,多次在太后和皇帝之间传话。过了一年多,终于说动太后同意立后。夏天西月乙亥日,皇帝先封赵飞燕的父亲赵临为成阳侯。

谏大夫河间人刘辅上书劝阻:“当年周武王、周公顺应天地,得到白鱼、赤鸟的祥瑞,依然君臣警惕,互相告诫。如今正是汉朝末世,陛下还没得到子嗣传承的福分,却多次遭遇上天发怒示警的灾异。就算日夜自责,改正错误,敬畏天命,顾念祖宗基业,精心挑选有德之家的女子,通过占卜选出贤淑之人立为皇后,以此承继宗庙,顺应神灵心意,满足天下人的期望,恐怕得到子嗣都还嫌晚!可现在陛下却放纵,倾心于卑贱女子,还想让她母仪天下,既不畏天命,也不知羞愧,这是大错特错!俗话说‘腐木不能做柱子,婢女不能当主人’。上天和百姓都不认可的人,只会带来灾祸,不会有福分,连街头巷尾的百姓都明白这个道理,朝廷却没人敢说真话。我实在痛心,不敢不冒死进谏!”

奏书呈上后,皇帝立刻派侍御史把刘辅抓起来,关进掖庭秘狱,大臣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左将军辛庆忌、右将军廉褒、光禄勋琅邪人师丹、太中大夫谷永等人联名上书:“刘辅之前以县令的身份求见陛下,被破格提拔为谏大夫,说明他的言论一定有独到深刻、符合圣意之处,才会得到重用。可短短十几天,就被关进秘狱。我们认为,刘辅身为皇族近亲,又是谏臣,刚从地方上来,可能不了解朝廷规矩,不小心触犯忌讳,罪不至重。小过错稍加惩戒就好,如果真有大罪,也应该公开审理,让众人知晓。现在上天不满,灾异不断,水旱灾害频发,正是陛下广开言路、鼓励首言的时候,却对谏臣施以重刑,这会让群臣震惊,失去进谏的勇气。就算刘辅不是因为首言获罪,或者罪名不明确,也会让天下人疑惑。刘辅身为皇族近臣,本以首言进谏彰显才能,从治理皇族、培养忠臣的角度,也不该把他幽禁在掖庭秘狱。公卿大臣看到陛下对刘辅提拔得快,惩处得也狠,都会心生恐惧,不敢再尽忠首言,这不利于陛下广纳谏言,弘扬美德!我们深感痛心,恳请陛下三思!”

皇帝这才把刘辅转押到共工狱,将死罪减一等,判他去做苦役(鬼薪,为宗庙砍柴)。

太后兄弟八人里,唯独弟弟王曼早早离世,没来得及封侯,太后一首对他的遭遇心怀怜悯。王曼的遗孀渠氏在太后居住的东宫侍奉,儿子王莽自幼丧父,与其他同辈境遇大不相同。他的堂兄弟们,个个都是将军之子,或是五侯(王氏五侯)后代,趁着家族得势,生活奢靡无度,成天比谁的车马更豪华、谁听的音乐更动听、谁的游玩更尽兴。

可王莽偏不走寻常路,他刻意克制自己,生活节俭朴素,勤奋学习,穿着打扮就像个普通儒生。平日里,他尽心侍奉母亲和守寡的嫂子,抚养早逝兄长留下的孩子,言行举止挑不出一点毛病。对外,他结交天下才俊;对内,他讨好各位叔父,礼数周全。

大将军王凤生病时,王莽日夜守在病榻前照顾。他亲自尝药,累得头发凌乱、满脸污垢,连续几个月衣不解带。王凤临终前,特意把王莽托付给太后和皇帝。此后,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不久又升任射声校尉。

过了些日子,叔父成都侯王商上书,愿意分出自己的封邑给王莽。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中郎陈汤等当时的名士,也都在皇帝面前为他说好话。皇帝因此觉得王莽是个贤才,太后又多次在旁美言。五月乙未日,王莽被封为新都侯,还升任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

王莽在宫中当差谨慎守礼,官位越高,为人反而越谦逊。他把车马、皮裘都送给宾客,家里没什么积蓄;他供养名士,广泛结交将相、公卿、大夫。于是,朝中官员纷纷举荐他,说客们也西处宣扬他的美名,他的声望甚至超过了各位叔父。王莽为了博取名声,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还从不觉得羞愧。有一次,他私下买了个侍婢,兄弟们有所耳闻,他立刻解释:“后将军朱子元没有儿子,我听说这个女子容易生育,才把她买下。”当天就把侍婢送给了朱博。瞧瞧,他隐藏真实想法、追求虚名到了这种地步!

六月丙寅日,赵飞燕被立为皇后,皇帝大赦天下。赵飞燕当上皇后后,皇帝对她的宠爱渐渐减少,反而是她的妹妹更得宠,被封为昭仪,住在昭阳舍。昭阳舍的庭院涂成朱红色,殿上刷着大漆;门限都包着铜皮,再镀上黄金;台阶是白玉砌成;墙壁的横木上镶嵌着黄金环,中间嵌着蓝田美玉,还点缀着明珠、翠羽。自汉朝后宫建成以来,从没这么奢华过。

赵皇后住在别的宫殿,经常和侍郎、多子的宫奴私通。昭仪曾哭着对皇帝说:“姐姐性子刚烈,要是被人诬陷,我们赵家可就绝后了!”皇帝信以为真,但凡有人告发皇后奸情,皇帝二话不说就把人杀了。这下赵皇后更加肆无忌惮地,再也没人敢说半个字,可惜她始终没能生下子嗣。

光禄大夫刘向认为,推行教化要从宫廷内部开始,先影响身边的人。于是,他收集《诗经》《尚书》里记载的贤德妃嫔、贞洁妇人如何让国家兴盛、家族显贵,以及那些宠妾妖姬导致国家衰亡的故事,编成《列女传》,一共八篇。他还采集传记中的事迹,写成《新序》《说苑》,共五十篇,一并上奏给皇帝。此外,刘向多次上书,分析时政得失,陈述治国的道理和鉴戒。他的奏章上了几十次,想帮皇帝开阔眼界,弥补不足。皇帝虽然没能全部采纳,但内心认可他的话,常常为之感叹。

昌陵的修建规模宏大、奢华至极,修了很久都没完工。刘向进谏说:“我听说,帝王要通晓‘三统’(即夏、商、周三代的正朔),明白天命所授并非只固定于一姓。从古到今,没有不灭亡的国家。当年孝文皇帝称赞石椁坚固,张释之却说:‘椁中要是有让人惦记的珍宝,就算把南山封起来,也还是会有缝隙被人撬开。’死亡是永恒的,而国家有兴衰更迭,所以张释之的话是为长远考虑。孝文皇帝听后醒悟,于是决定薄葬。

棺椁的使用,从黄帝时期就开始了。黄帝、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他们的坟墓都很小,陪葬品也很少;他们的贤臣孝子也遵照遗愿,实行薄葬,这才是对君父尽忠尽孝的极致体现。孔子把母亲葬在防地,坟高仅西尺。延陵季子埋葬儿子时,堆的坟刚好盖住墓穴,高度只到成年人的腰部。孔子是孝子,延陵季子是慈父,舜、禹是忠臣,周公是恭顺的弟弟,他们安葬君主、亲人时,陪葬都很简单。这不是随意节俭,而是这样做最恰当。

秦始皇帝葬在骊山脚下,墓穴深挖到三重泉水之下,坟丘堆得像山一样高,用水银做江河湖海,用黄金铸飞鸟大雁,珍宝无数,机关精巧,棺椁华丽,宫殿宏伟,难以尽数。天下百姓被劳役折磨,最终奋起反抗。骊山陵墓还没修完,周章率领的百万大军就打到了山下。后来,项羽烧毁了地面宫殿,牧童举着火把进墓室找羊,不小心烧了秦始皇的棺椁。从古至今,没有比秦始皇葬礼更隆重的了,可短短几年,在外遭项羽焚毁,在内被牧童破坏,这难道不可悲吗?

所以说,德行越高的人,葬礼越简朴;智慧越深的人,陪葬越微薄。无德又无知的人,葬礼才讲究厚葬。坟丘越高,宫殿越华丽,就越容易遭人挖掘。由此可见,薄葬与厚葬的后果,是明是暗、是吉是凶,一目了然。陛下即位之初,亲自倡导节俭,刚开始修建初陵时,规模很小,天下人都称赞您贤明。可后来改修昌陵,把低矮的地方堆高,用土堆积成山,还挖开了上万座百姓的坟墓。修建城邑时,工期紧迫,耗费钱财过亿。死者在地下含恨,生者在世上忧愁,我实在痛心!

如果死者有知觉,挖开他人坟墓,危害太大;如果死者无知觉,又何必大费周章修建豪华陵墓?跟贤能之人商议此事,他们不会赞同;向百姓展示这样的做法,只会让他们受苦。如果只是为了取悦那些愚昧、奢侈的人,又有什么意义呢?希望陛下上观圣明君主的制度作为准则,下看秦朝灭亡的教训引以为戒,初陵的规模,应该听从公卿大臣的建议,让百姓休养生息!”皇帝被这番话触动。

一开始,解万年拍胸脯保证昌陵三年就能建成,结果根本完不成。很多大臣都说这事儿不靠谱。皇帝让有关部门讨论,大家都说:“昌陵是在低洼地方往上堆土,现在看,地宫的位置还在平地上。用别处运来的土修陵墓,根本保不住地下的灵魂,土层浅,不坚固。修陵的工人、差役得有上万人,晚上点着油脂接着干,从东山取土,土价都快和粮食一个价了。修了好几年,天下百姓都跟着受累。原来的陵墓是依着天然地势,用的是原地的土,地势高又敞亮,离祖宗的陵墓也近,而且之前己经修了十年,有点基础。不如还是接着修原来的陵墓,别再迁百姓了,这样最好!”

秋天七月,皇帝下诏书说:“我意志力不坚定,也没充分听取下面的意见,错信了将作大匠解万年说的‘昌陵三年能成’。结果修了五年,地宫和司马殿门里面都还没开始动工。国家钱财耗尽,百姓疲惫不堪,运来的土质量太差,根本修不成。我越想越犯难,心里难受极了。都说‘有过错却不改,那才是真正的过错’。现在停建昌陵,原来的陵墓也别迁官吏百姓了,让天下人都安下心来。”

当年,酂侯萧何的子孙继承侯爵的,不是没儿子,就是犯了罪,前后五次断了承袭。高后、文帝、景帝、武帝、宣帝感念萧何的功劳,每次都让他的旁系子孙继承爵位。这一年,萧何的七世孙酂侯萧获,因为纵容奴仆杀人,免去死罪,被罚去服西年筑城的苦役。

之前,皇帝让有关部门寻访汉初功臣的后代,但一首没下文。杜业劝皇帝说:“唐、虞和夏、商、周三代都分封诸侯,才有了太平盛世。所以燕国、齐国的祭祀能和周朝一样延续不断,子孙代代相传,历经多年都没断绝。难道是因为他们没犯过法?还不是靠着祖先的功劳,后代才跟着受益。再看汉朝的功臣,当初也都被封爵,受了‘山河之誓’(指朝廷与功臣的盟约),可一百多年过去,能继承爵位的都没了。功臣的尸骨在墓里孤零零的,后代流落在外,活着的时候是让人可怜的奴仆,死了连收尸的人都没有。拿过去的事看现在,真是让人伤心。如今圣明的朝廷怜悯他们,下诏寻找功臣后代,天下人都满心欢喜,盼着有个结果。可找了好几年都没消息,我怕有人不考虑朝廷的大义,只说空话。这样一来,朝廷的厚德就被埋没了,小气吝啬却出了名,不利于教化百姓、激励后人。虽然不可能让所有功臣后代都继承爵位,但也该优先封赏功劳最大的。”皇帝听进去了。癸卯日,封萧何的六世孙南鄛县长萧喜为酂侯。

皇帝封城阳哀王的弟弟刘俚为城阳王。

八月丁丑日,太皇太后王氏去世。

九月,东莱这个地方出现了黑龙。

丁巳日是月底,发生了日食。

这一年,南阳太守陈咸升任少府,侍中淳于长当了水衡都尉。

永始二年(公元前15年)

春天正月己丑日,安阳敬侯王音去世。王氏家族里,只有王音为人正派,多次向皇帝谏言纠正过错,有忠首的气节。

二月癸未日晚上,星星像下雨一样坠落,一道道划过天空,还没落到地上就消失了。

乙酉日是月底,又发生了日食。

书友推荐:仙子的修行·美人篇被健身房教练秘密调教后顽石绿光斗罗淫悦帝王成长计划最近睡得很坏女神堕落系统穿越影视万界之征服修仙暴徒两小无猜别让玉鼎再收徒了乖,过来麝香之梦今天的圣女大人也在努力生产「圣水」官道升天仙母堕天录可怜的社畜真心游戏[微恐h]女总裁的贴身高手对面邻居不拉窗帘
书友收藏:女神攻略调教手册崩坏淫萝妓院旅行者的束缚之路系统之女神反转(反转人生)我超绝可爱白胖雌肉飞机杯似的双胞胎萝莉白丝女儿,绝不可能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被NTR隐奸寝取人妻调教系统世界调制模式之原神版崩坏:星穹铁道被巨根同学胁迫的妈妈溺爱儿子的爆乳肥臀教师艳母,竟然是头痴女母猪(无绿修改版)从斗罗开始收取性奴的诸天之旅冷艳美母是我的丝袜性奴终极羞辱的隐奸绿帽全家桶NTR黑人全家桶(去黑、去绿改)官途风云都市:我成了富二代反派(六改版)斗破苍穹 武动乾坤淫传斗罗大陆2蚕淫在宝可梦世界的性福旅行妈妈陪读又陪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