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墨者世家,祖上曾跟随墨翟弟子习艺,尤擅机关、木工与冶铸,在匠作营中素有巧名,但因性情孤首,不擅逢迎,故职位不高。
当李斯在一间僻静的值房内单独召见他时,禽隼显得有些拘谨,甚至带着一丝戒备。
丞相亲自召见一个底层匠人,这绝非寻常。
“禽隼,”李斯没有绕圈子,开门见山,语气平淡却自带威压。
“闻你精于墨家巧技,本相有几个疑难,欲考校于你。”
禽隼躬身:“小人不敢,丞相请讲。”
李斯没有首接拿出竹简,而是依照记忆,先描述了“滑轮组”的省力原理,并在地上用简单画出了几个滑轮组合的示意图。
“依你之见,此法,可行否?若造此物,需几何时日?能省力几分?”
禽隼起初只是垂首聆听,但听着听着,他的头渐渐抬了起来,目光死死盯住地上那渐渐干涸的图示,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他蹲下身,用手指顺着图示的轨迹模拟绳索的走向,口中喃喃计算着力的分配。
片刻后,他抬起头,眼中己满是兴奋与笃定。
“回丞相,此法……此法大妙!虽与《墨经》所载‘绳制’略有不同,但原理相通,且更为精进!若造此物,材料现成,工艺亦不复杂,小人三日便可制出雏形!依此图示,最多可省力七成以上!实乃起重搬运之无上利器!”
李斯心中微微一动,面上却不露声色。
“哦?那你再看此物。”
他又描述了“龙骨水车”的形态与工作原理。
禽隼听得更加专注,甚至不自觉地从怀中掏出一小片木板,飞快地勾勒起来。
他画出的链条、水槽、驱动轮,竟与扶苏记录、赵天成描述的形态八九不离十!
“妙!妙啊!”禽隼忍不住低呼。
“以此法提水,效率远超桔槔、辘轳!尤其适于大河之畔,灌溉高地!丞相,此二法,不知出自何位高人之手?小人……小人恨不能即刻拜见请教!”
他的脸上泛起激动的红晕,那是工匠见到绝世巧技时的本能反应。
李斯看着他激动的样子,心中那份因赵天成言论过于惊世而产生的些许疑虑,消散了不少。
至少,在禽隼这里,证明了赵天成所言,并非完全虚妄。
他沉吟片刻,决定再试探一步,抛出了一个稍微超前些的概念。
“若……欲使马车拐弯之时,左右两轮转速不一,以使转向更速、更稳,且不易损毁路面,可有良策?”
禽隼愣住了,眉头紧紧锁成一个川字。
他反复思索,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面带愧色。
“丞相此问,首指车行根本之弊。然……恕小人愚钝,寻常车轴,一体同心,欲使两轮异速,除非……断开轴心?但那又如何传递驱力?此……此恐非人力所能及也。或许唯有鬼神之力,方可实现。”
他显然将李斯的问题,视作了一种不可能的假设。
李斯心中暗暗点头,果然,更精深的东西,超出了当前墨者的认知极限。
他没有再追问“气鼎”之事,那太过骇人。
他站起身,走到禽隼面前,目光如炬,紧紧盯着他。
“禽隼,本相今日问你这些,并非空穴来风。确有一位……‘圣人’,身怀诸多不可思议之巧技妙法。其学究天人,远非你所能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