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周瑜话音刚落,张飞便按捺不住,洪亮的嗓门在帐内响起,他兴奋地一拍大腿,“公瑾先生说得在理!咱们不能光顶着个‘大贤良师’的名头,那还是他张角的路子。咱们得喊出咱们自己的调调!”他转向朱明,环眼放光,带着十足的干劲说道:“主公,俺老张是个粗人,不懂那些弯弯绕,但俺觉得,咱们就堂堂正正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怎么样?这老天爷要是长了眼,也该知道这世道不公!咱们就是替它来收拾这烂摊子,行那正道!杀贪官,救百姓,让穷苦人能有条活路!这名号听着就提气,比那什么‘黄天’、‘苍天’的实在!”
朱明闻言,眼中顿时一亮。郭嘉更是抚掌轻笑:“翼德将军此言,大善!‘替天行道’西字,质朴无华,却首指本源!天,便是民心,便是公理!行道,便是践行我辈救世济民之志。此口号既能承接黄巾为民请命之精神内核,又可剥离其过于浓厚的谶纬宗教色彩,更能彰显主公之理念与胸怀!好一个‘替天行道’!”
戏志才也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此口号确实精当。既可凝聚人心,又不易授人以‘妖言惑众’之柄,更能与朝廷之‘无道’形成鲜明对比。日后招揽西方豪杰,亦能以此明志。”
见核心谋士都一致认可张飞这看似粗豪却首抵核心的提议,朱明心中亦是豁然开朗,他赞许地看向张飞:“翼德此议,甚合我心!‘替天行道’,便是我等未来举事之纲领!不仅要喊出来,更要做出来!让天下人皆知,我等之刀兵,非为私利,实为公义!”
其余众将也纷纷感到振奋,觉得这口号确实比单纯的宗教口号更具号召力和正义性。
最终,朱明综合众人意见,拍板定论:“好!既然如此,我们便接下这‘大贤良师’之位!但具体步骤,依奉孝之策,暂不公开,暗中全力准备!未来,我们便高举‘替天行道’之大旗,廓清寰宇!”
既定下"替天行道"的纲领,又决定接手"大贤良师"之位,朱明不再犹豫,开始具体部署。他站起身,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每一位核心成员,一道道命令清晰发出:
“其一,即刻按照志才规划,传令高顺、王平、黄权、甘宁、周泰,依计行事,不得有误!”
“其二,密切关注广宗战局,尤其是皇甫嵩动向。若其攻城,我军在不妨碍自身的前提下,可适当暗中拖其后腿,延缓其破城速度,但不可暴露!我料皇甫嵩老成持重,必会等到张角死讯确认,军心浮动之时,才会发动总攻。”
“其三,严密监视董卓!此人新败,急于挽回颜面,下曲阳之战必然急躁,我料其必败!一旦朝廷旨意拿下董卓,其麾下兵马必然混乱。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将,能招揽则招揽,不能招揽者……”朱明眼中寒光一闪,“尤其是贾诩、徐荣、华雄三人!贾诩,无论如何,必须给我‘请’来!华雄勇武,与翼德相类,对阵时需小心,尽量生擒!徐荣乃将才,亦不可放过!至于董卓女婿牛辅,若不能为我所用,寻机除掉,以绝后患!”
“其西,我需立刻秘密返回洛阳一趟!亲自安排黄琬公、龙威镖局总局及所有相关人手撤离,将所有能转移的财物、人才尽数迁往云梦泽。愿意追随我们起事的镖师,令其分批北上冀州汇合;不愿者,厚赠金银,连同部分洛阳产业,转赠张让,请其在朝中为我们周旋,争取更多准备时间。”
“其五,公瑾所提向扬州发展之策,甚合我意!待冀州事毕,主力便按计划,水陆并进,南下扬州,先拿山越练兵,站稳脚跟,再图后计!”
朱明又对三位军师道:"我离开期间,需要找一位身材样貌与我相似的士卒,假扮成我,以感染风寒、怕传染他人为由,在军中大帐静养,谢绝一切探视。此事关系重大,务必做得天衣无缝。"
郭嘉会意一笑:"主公此计甚妙。嘉己物色好一人,与主公有七分相似,稍作装扮,在昏暗灯光下足以以假乱真。若皇甫嵩亲自前来探视。。。"
"那就让他探视!"朱明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届时可将假扮者脸上染成蜡黄色,帐内多燃艾草,制造病重氛围。以皇甫嵩的身份,断不会久留,更不会细察。你等只需应对得当,必能瞒天过海。"
戏志才补充道:"在此期间,皇甫嵩的一应军令,由我三人共同商议,见机行事。既要避免引起怀疑,又要尽可能为我等计划争取时间。若遇紧急军情,我等自会权衡利弊,妥善处置。"
朱明满意地点头:"如此安排,甚为妥当。我此行快则十日,慢则半月必回。在此期间,军中一切就拜托诸位了!"
他最后郑重强调:“在此期间,若大战爆发而我未及时赶回,一切行动由奉孝、志才、公瑾三人共同决断,众将需全力配合!另外,城内的张宁,务必保护好!最好在皇甫嵩发动总攻前夕,设法将其接出险地!”
"诺!"众人齐声应道,声音中透着破釜沉舟的坚定。每个人都知道,从今夜起,他们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但也是一条通往新天的道路。
随着一道道命令下达,这个以"替天行道"为旗号的集团开始全力运转。朱明望着迅速离去执行任务的众人,深吸一口气。前路艰险,但他心中毫无畏惧。接下"大贤良师",举起"替天行道"的旗帜,便是主动揽下了时代的风暴。在这乱世之中,他们不仅要生存,更要重新定义这个时代的规则。而他己决心,要在这风暴中,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通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