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有快马自徐州疾驰而来。
"报!徐州刺史传檄三州,公然与我军宣战!"
"宣战?"曹操愕然。
待看清檄文内容,他暴怒踹翻案几。
"徐臣竖子,安敢如此!"
那檄文落款,赫然是袁谭帐下主簿——陈琳。
袁谭没采纳陈琳的建议,结果落入夏侯惇之手,幸亏赵云和鲁肃出手相救才脱险。
可这家伙非但不念陈琳的好,反倒记恨起他来。
陈琳吓得够呛,在鲁肃开导下转投了徐臣。
徐臣能耐不大,写文章却是一把好手。
他让陈琳写了篇讨伐曹操的檄文,足有上千字——那可是文言文的篇幅!内容跟当年袁绍让陈琳写的讨曹檄文差不多,把曹操干的坏事扒了个底朝天,文笔犀利,字字诛心。
就算不了解曹操的人看了,也得恨得牙痒痒。
既然是死对头,徐臣当然不会让陈琳写曹操半句好话。
屠城、盗墓、欺男霸女、专权乱政。。。。。。只要是曹操干的缺德事,不分大小全给抖落出来。
至于公不公正?徐臣才懒得评价曹操的功过——都你死我活了,难道檄文还得夸对手两句?
"奉孝,你说得对!"
暴怒过后,曹操渐渐冷静下来:"眼下刘备确实杀不得,我们还有共同的敌人。
"
他立刻修书一封,派程昱和许褚带兵去接应刘备。
之所以选许褚而不是曹仁他们,就怕那俩暴脾气半路跟刘备打起来。
**汝南城内,袁术正召集杨弘、阎象和袁涣商量军情。
"曹阿瞒奸诈!先前假装答应帮我打徐州,结果只是离间吕布。
徐臣在扬州的兵马半点儿没动,反而在九江、庐江增兵。
张勋打了几个月,连庐江城头都没摸到!"
袁术越说越气:"现在曹操又造谣说徐臣得了传国玉玺,想骗我去打徐州?呵,装得低声下气我就信了?当我是傻子吗?"
阎象附和道:"曹操把天子攥在手里,自己躲在许昌搞阴谋,就想看别人鹬蚌相争。
这计策绝不能中!"
杨弘却说:"可若玉玺真在徐州。。。。。。打下徐州利大于弊啊。
"
其实袁术心里惦记着玉玺,只是怕中曹操的圈套才嘴硬。
袁术一听杨弘这话,顿时来了精神:"杨长史,快仔细说说!"
杨弘拱手道:"主公!曹操如今在许昌作威作福,动辄假借天子名义发号施令,全因刘协在他手中。
可天下人都知晓,这刘协的皇位来路不正,是董卓那逆贼强行扶持的。
若不是董卓害死少帝刘辩,先帝又别无子嗣,哪轮得到他刘协当皇帝?"
"因为刘辩己死,我等才不得不尊奉刘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