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了想,认真回答:“以前我害怕说话,因为没人听。现在我不怕了,因为我知道,哪怕我说得很小声,也会有人蹲下来,把耳朵贴近我的心。”
会议室一片静默。末了,调研组长摘下眼镜,擦了擦眼角:“这句话,我要带回北京。”
又一个月过去,春天彻底降临。桃树凋谢,新叶繁茂,山谷焕发出蓬勃生机。小雨的母亲正式调入镇卫生所,每日仍骑车往返,风雨无阻。某日清晨,她在校门口下车时,小雨突然跑上前,接过她的包,低声说:“妈,今天我能陪你走一段路吗?”
她愣住,随即笑着点头。
母子俩并肩走在山路上,阳光穿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走到半途,小雨忽然停下,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录音笔??正是母亲曾拜托王老师录他声音的那个。
“你想听吗?”他问。
她颤抖着点头。
按下播放键,传出的是他朗读诗歌的声音,清亮、平稳,带着少年特有的干净质地。听完后,她紧紧抱住儿子,泪水无声滑落:“这是我这辈子收到最好的礼物。”
当天下午,王劲松收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正式函件:基于“听见计划”的成功经验,将在全球十个战区试点推广“心灵庇护站”项目,并邀请他担任顾问。随信附有一段视频??缅甸一所难民营里,一群孩子围坐一圈,手中拿着彩色纸条,正在学着折星星。有个小女孩举着手说:“我也要写一句话给爸爸,告诉他我没有怪他,我只是很想他。”
王劲松看完,久久未语。林知梦站在他身后,轻轻按摩他的肩膀:“你累了吗?”
“不累。”他摇头,“我只是突然明白,为什么命运把我带到这个山谷。不是为了拯救谁,而是让我学会聆听。”
入夜,暴雨突至。狂风掀动屋顶瓦片,雨点砸在窗户上如同鼓点。王劲松冒雨巡查宿舍,发现心语角的窗户没关严,急忙跑去关闭。就在此时,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绳线上密密麻麻的纸星星??每一颗都承载着一句未曾出口的话,如今已被风雨浸透,却依然倔强地悬挂着,摇曳不止。
他伸手抚过那些湿漉漉的星星,忽然听见身后脚步声。回头一看,竟是小雨和母亲披着雨衣赶来。
“我们怕风吹坏了它们。”小雨说。
三人合力将星星收回室内,摊开晾干。有的字迹模糊了,有的纸张破损,但他们一一辨认,重新誊抄。
凌晨两点,雨势渐弱。小雨捧着一杯热茶,忽然说:“老师,我想考师范大学。”
王劲松一怔:“为什么?”
“因为我想让更多像阿木、像我这样的孩子,知道他们不必一直沉默。”
“可你也可以当歌手,或者作家。”
“那些都能做,”小雨望着窗外渐歇的雨,“但我想先学会怎么听别人说话。”
王劲松看着他,眼中泛起微光。那一刻,他仿佛看见二十年前的自己??满怀理想,却被现实磨平棱角。而眼前这个少年,却已在苦难中长出了温柔而坚韧的骨骼。
天亮时,雨停了。晨雾弥漫,草尖悬着晶莹露珠。学生们陆续起床,推开窗迎接新的一天。阿木跑到操场角落,小心翼翼地埋下一枚空录音笔??那是小雨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里面录满了同学们对他说的话。
“这是我藏起来的勇气。”他对李晓芸说。
而在图书室的黑板上,不知是谁用粉笔写下一行字:
>“当我们终于敢说出第一句话,
>整个世界,
>就再也无法假装听不见。”
王劲松站在门口,望着这一切,嘴角浮起一抹笑意。他知道,这个山谷的故事远未结束。
还有更多的雨要下,更多的花要开,更多沉默的心要醒来。
而他们所做的,不过是点燃了一盏灯,告诉所有人:
你看,黑暗并不可怕。
只要有人愿意开口,光,就会循声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