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捧着两小袋茶包,是未央宫膳房炒制的、淮南国专供的春茶,九卿之一的奉常脚步轻快地告退。走出宣室殿的一瞬间,叔孙通的笑容再也无法掩饰,刘越望着他的背影,也不自觉地扬起笑容。
皇帝陛下揉了揉脸,再次感叹梅花司情报的准确性。
叔孙通下衙拜访陆贾,透露出些许不同寻常,更引起了长安城的众多讨论——事已至此,郅都自然不会漏过上报的可能,只是他听过便遗忘到了脑后,也没有让人深究的意图。
毕竟凡事要有一个度,掌控太过,累的反而是他。没想到与南越有关,更是代表着儒家的新出路,刘越再次点了点头,眼底浮现赞赏。
另外,偶尔装作被套路,才是爱护臣子的好皇帝。
与叔孙通双赢的局面达成了!
。
“奉常叔孙通进宫,与陛下奏对了些什么,你可知晓?”郅都来到法家大贤张恢的府邸看望老师,刚进书房,张恢便屏退左右,压低声音询问他。
“……”郅都半晌没说话,眼里却似什么都说了。
张恢咳嗽一声,也知这个弟子权责深重,未免挥霍天子信任,不能行差踏错一步,当即打消了探听的念头。
郅都的存在,已经助力了法家良多,还是不要太过贪心为好。
只是这心里猫爪挠过一样,听说儒家这几天动作极大,还开什么动员大会,把各地的青年儒生都召来长安——粗粗探听,都有上千之数了!
这动静,实在让人放不下心,莫不是要和诸子百家开打?
张恢琢磨半晌,觉得奉常应该没有脑袋进水,但总叫人心里发慌。他相信黄老学派的心情,此刻当与法家一模一样,这好好的,忽然办一桩大事……
他脸色凝重了起来:“莫不是儒家有大贤走了?召唤弟子是为奔丧?”
再深想,难不成是叔孙通本人?
第205章
叔孙通打了个喷嚏:“阿嚏——”
他抹抹鼻子,在弟子们担忧的视线下,摆手道:“无事。”
想来是哪个对家在诅咒他。
紧接着看向亲传的三个徒弟,叔孙通目光炯炯:“若是陛下允准,你们可愿前往南越?”
大弟子三十又六,二弟子二十又八,三弟子年仅十七,面上还有些许稚嫩。除了三弟子,其余二人都成家了,听到叔孙通的问话,大弟子与二弟子对视一眼,不假思索地答:“老师,我去。”
三弟子犹疑几秒,下定决心道:“我也去!”
叔孙通反而沉默了。
见弟子答复得那么快,他说不上心里是个什么感受,欣慰,感慨,还是两者都有?
他顿了顿,方才道:“你们可要考虑好了。那里的气候,与关中大不相同,地形亦是艰险异常,你们要去的不只是平原国都,还有山林湍流。昔日秦皇南征百越,热死的士卒不计其数,何况还有瘴气毒虫,其中艰险,不足为外人道……”
叔孙通叙述的都是客观事实,而不是夸大其词。前往南越国的儒生,不是去享福的,而是肩负着前所未有的重任,若要传道授业,少不得深入恶劣艰险的环境,指不定过去一趟,就再回不来了。
谁也不能保证突如其来的意外,南越,多的是未挖掘的未知之地。
“老师。”大弟子憨笑着打断了叔孙通,他看上去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中年人,面容的纹路、沟壑,和地里的庄稼汉没什么区别,可偏偏是师门上下学识最渊博,最让人信服的大师兄,“蜀中都有千里迢迢赶来长安的儒生,我与师弟又有何面目躲于人后?”
作为叔孙通的弟子,他们自然被全天下的儒生注视着,此时不带头,岂不是人人喊打的懦夫。
这些年来,儒家势头不及黄老,名声又被迂腐的鲁儒拖累,渐渐的,市井里头便流传出奇怪的洗脑包,说儒生手无缚鸡之力,只知足不出户,妄议天下大事。这流言可把他们给气坏了,天知道,他们儒生也是很能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