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太极殿内,兵部尚书的提议刚落,百官便陷入了短暂的争执。
有人附和勋国公领兵,认为他久掌京营、经验老道,也有人顾虑京城防卫,提议从其他州府抽调将领,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各州府兵力本就空虚,能担此重任的将领更是寥寥无几。
满殿议论声中,陈平安忽然上前一步,锦袍下摆扫过地砖,发出轻微声响,瞬间压下了殿内的嘈杂。他躬身对着龙椅上的文德帝,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父皇,儿臣请战,愿领兵前往燕州,击败金国收复云州。”
“你说什么?!”文德帝猛地抬头,原本因援军到来而舒展的眉头瞬间拧紧,语气里满是不容置疑的反对,“不行!绝对不行!你是朕的皇子,身份尊贵,燕州前线刀剑无眼,金军更是凶悍,若是有半点差池,朕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
这话一出,百官也纷纷附和,先前对陈平安满是敬佩的官员,此刻都面露难色。
户部尚书上前躬身:“陛下所言极是!九王爷乃国之栋梁,此前已为赈灾、守边立下大功,如今何必亲身犯险?领兵之事,交由勋国公等老将便可,王爷留在京城统筹调度,方能发挥更大作用。”
勋国公也皱了皱眉,虽知陈平安有谋略,却也觉得此事不妥,他上前拍了拍陈平安的胳膊,低声劝道:“九王爷,陛下也是为你好。前线战事凶险,老夫征战半生,尚且不敢说万无一失,你何必凑这个险局?安心在京城等着,老夫定会带大军收复云州,护太子平安归来。”
陈平安却未退后半步,依旧保持着躬身的姿态,只是抬首时,眼底多了几分坚定。
他看向文德帝,语气沉稳:“父皇,儿臣并非一时冲动。北境五万大军,是儿臣此前亲笔书信调遣,军中将领、兵力部署,儿臣都了如指掌,若是换了他人领兵,需重新熟悉军队情况,难免延误战机,再者,儿臣并非毫无统兵经验,儿臣在北境打的突厥俯首称臣,小小金国也敢犯我大乾。”
他话音顿了顿,目光扫过殿下文武,最终落回龙椅上,声音里多了几分旁人听不出的郑重:“更重要的是,金军此次犯境,背后有金国国师操盘,此人手段诡异,寻常将领未必能应对,儿臣去前线,既能协助徐将军统筹大军,也能牵制金国师,早日收复云州,让太子殿下早日脱离险境。”
没人知道,陈平安垂在身侧的手,此刻正微微攥紧。他心中暗忖:金国国师,当年你助金国夺我大乾城池,害谢青璃父亲战死沙场,今日我便亲自去会你,要为青璃的父亲,为那些战死的将士,讨回公道!
文德帝看着陈平安眼底的坚定,又想起他此前调兵的深谋远虑,语气渐渐缓和了几分,却依旧带着犹豫:“可前线毕竟凶险,即便你熟悉军队,朕也实在放心不下。。。。。。”
陈平安见状,再次躬身,语气愈发恳切:“父皇放心!儿臣此去,定会多加小心,不仅会收复云州、护太子平安,更会带着大军平安归来,绝不辜负父皇与百官的信任!”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百官都看向文德帝,等着他最后的决断,九王爷态度坚决,理由充分,可皇子亲赴前线,终究是件冒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