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意外出现的新群友
nbsp;nbsp;nbsp;nbsp;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下午,易隽突然发现自己成为了跨界聊天群的成员。
nbsp;nbsp;nbsp;nbsp;在入群的第一个月,易隽兴奋得大脑时时刻刻都围着这群打转。
nbsp;nbsp;nbsp;nbsp;连做梦都梦到研究使用该群的更佳方式。
nbsp;nbsp;nbsp;nbsp;在入群的第二年,易隽对这群习以为常。
nbsp;nbsp;nbsp;nbsp;只将它当作使生活更便利的一个工具。
nbsp;nbsp;nbsp;nbsp;在入群的第五年,易隽对这群……
nbsp;nbsp;nbsp;nbsp;经常会忽略掉这是一个聊天群。
nbsp;nbsp;nbsp;nbsp;而只顾着使用这群的各项功能。
nbsp;nbsp;nbsp;nbsp;比如收藏实物。
nbsp;nbsp;nbsp;nbsp;比如记录信息。
nbsp;nbsp;nbsp;nbsp;比如用发红包功能附带的金灿灿撒花效果提醒自己尽快处理某物或某信息。
nbsp;nbsp;nbsp;nbsp;简单说来,对于群龄已达五年的易隽,“跨界聊天群”这玩意已经不具备整体形象了,而只有拆分开的各功能价值。
nbsp;nbsp;nbsp;nbsp;但关于忽略群整体这事,易隽觉得不能怪自己缺乏全局意识,应该只能怪这群本身有问题。
nbsp;nbsp;nbsp;nbsp;因为整整五年,即一千八百二十五天以来,此聊天群的成员列表中都只有“易隽”这唯一一个孤零零的名字。
nbsp;nbsp;nbsp;nbsp;只有一人的聊天群,它还能叫聊天群吗?
nbsp;nbsp;nbsp;nbsp;要知道,易隽在其他正经的、常规的社交软件里建个拿来备份文件的自用群,也还要填充几个自己的小号进去。
nbsp;nbsp;nbsp;nbsp;只有一个群成员的群,那正常情况下很容易过不了几天就被系统强制解散啊。
nbsp;nbsp;nbsp;nbsp;由此可见,这个突然出现、不打招呼便把易隽列入表中的跨界聊天群,就不是个正经的、正常的群。
nbsp;nbsp;nbsp;nbsp;易隽当然也就没法用正常态度去对待。
nbsp;nbsp;nbsp;nbsp;不过易隽凭良心说,除了不像个群之外,这跨界聊天群的各项功能都非常好用。
nbsp;nbsp;nbsp;nbsp;尤其是收藏功能。
nbsp;nbsp;nbsp;nbsp;那可是随身储物空间呀。
nbsp;nbsp;nbsp;nbsp;有九九九九个格子。
nbsp;nbsp;nbsp;nbsp;只要打包得当,每个格子中都可以放入超大体积的一堆东西。
nbsp;nbsp;nbsp;nbsp;而且所有格子都附带时间静止功能,保鲜保温效果完美。
nbsp;nbsp;nbsp;nbsp;可能是易隽长时间不把群当群的使用方式太过买椟还珠、让跨界聊天群忍无可忍,也可能是跨界聊天群自己总算缓慢地加载完毕所有功能。
nbsp;nbsp;nbsp;nbsp;总之,在易隽入群满五年的这一天,跨界聊天群终于刷了一下作为“聊天群”,而不是单机记事本的存在感。
nbsp;nbsp;nbsp;nbsp;给易隽拉入了一个新群友,也就是此群的第二名成员。
nbsp;nbsp;nbsp;nbsp;只是在拉入之前,跨界聊天群没跟易隽打招呼。
nbsp;nbsp;nbsp;nbsp;当然,曾经在把易隽拉入群之前,这群同样没跟易隽打过招呼。
nbsp;nbsp;nbsp;nbsp;这五年来易隽也从来没听跨界聊天群对她说过哪怕一个字。
nbsp;nbsp;nbsp;nbsp;仅有的声响是消息发送成功的提示音。
nbsp;nbsp;nbsp;nbsp;又因为五年来群内只有易隽自己拿群消息当记事备忘录用,而她完全不需要靠提示音来告诉自己她刚发了新消息,所以易隽早就把提示音全给关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