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跑?
他飞快把手插进海沙之中,一手海底捞月,到手了!
撇去沙子,一头油光发亮的大竹蛏就躺在了于归洋的手心里。
竹蛏又叫蛏子王,最喜欢在浅海和海岸边卧沙,藏得非常隐蔽。
可惜遇到了于归洋,他常住海边,哪个气孔藏着蛏子王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一片区域海沙丰富,最适合竹蛏生长,这可便宜了于归洋。
他捞了一大把,甚至挑挑拣拣,把小的都放了回去。
为了防止这些蛏子碰到海沙逃跑,于归洋特地找了一块礁石来安放它们。
他给礁石起名饭桌,很贴切吧?
满载而归的小人鱼抱着饭桌,幻想着人鱼大哥回来看到这一桌美食该有多高兴。
美得很美得很。
今天的于归洋,是辛勤劳动了的于归洋。
等待略显煎熬。
望着满桌的美食,于归洋咽了口唾沫,说好了要等人鱼大哥回来一起吃,他一定要忍住。
池渊没有让小人鱼失望,或者说,他从来不会让小人鱼失望。
他带回来的猎物是一头五六十斤重的黑鱼。
黑鱼的学名叫乌鳢(li三声),和竹蛏一样喜欢在浅海海底生活。
它们也会卧沙,不过只有当它所在的湖泊或河流即将干涸,它们才会把自己埋进泥土里,寻求生机。
海洋中的黑鱼不会遇到这种困境,可惜它们躲过了恶劣的环境,却逃不过池渊的魔爪。
最后还要落入于归洋腹中。
唏嘘!
同情黑鱼大可不必,因为它们肉质足够鲜美,更是饭桌上的常客。
它们最大的弱点就是好吃。
吸溜。
早就馋得不行的于归洋,硬要忍着,矜持地递出了自己的竹蛏。
不劳动者不得食,他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徒!
此处应有掌声。
池渊迟疑地接过竹蛏,他几不可查地皱了皱眉,但并未过多犹豫,掰开竹蛏的壳吃了起来。
得意的小人鱼这才开始分配这条大黑鱼。
按照惯例,他吃一部分鱼肉。
不过今天他付出了劳动,应该可以多吃一丢丢。
于是他把黑鱼鱼尾其中一面留给自己,剩下一面还给池渊。
黑鱼性情凶猛,为了生存可以吃掉和它竞争资源的任何鱼类,甚至包括自己的幼鱼。强大的力量和迅猛的速度离不开强健的体魄,这让黑鱼的肉质紧实口感绵密,再加上它本身的鲜甜,难怪它会被食客们请上饭桌。
于归洋吃得心满意足,准备去尝尝自己逮的竹蛏时,却发现竹蛏没剩下几个了!
好你个酷哥,也不给我留点,他生气了!
于归洋去抓剩下的竹蛏。
池渊却总是能先他一步抢到手。
这下他真的感到了困惑,人鱼大哥从来不跟他抢食的,今天怎么转性了?
预感到事有不对的于归洋故意发出声音:“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