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坐实自己哄堂大孝子的身份,弘历宣布为雍正皇帝守孝三年,皇太后和朝臣都来劝,他顺水推舟改成守心孝,最后改成守孝27天。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宝亲王弘历继皇帝位,年号为乾隆。尊钮祜禄氏为皇太后。
乾隆帝登基的第三天下旨将雍正非常信任的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人赶出了皇宫,并发布了一道弄巧成拙的谕旨,彻底坐实了雍正迷信道士,服用丹药的传言。
二十四日,刚继位不到一个月的弘历下旨册封嫡福晋富察氏为皇后,入住长春宫。
跟富察氏同一天册封的还有侧福晋高氏,无子封贵妃,入住离养心殿最近的永寿宫。
册封当日,弘历还下旨将她母家由内务府包衣抬入镶黄旗,自此包衣高氏为镶黄旗高佳氏。由此可见高氏的盛宠。
至于乾邸其余诸人的册封,不但姗姗来迟,还格外敷衍。苏曼封纯妃,入住离御花园较近的储秀宫。
储秀宫离皇宫事故高发地御花园很近,李玉传过来的消息,把苏曼安置在储秀宫是富察皇后的建议。
说是苏曼生了永璋后一直身体不好,住在储秀宫,天气好的时候多在御花园里走动走动,心情好了,身体自然也就好了。
苏曼对于住哪无不可,储秀宫寓意不错,属于东六宫,离长春宫近,早上请安方便。
侧福晋乌拉那拉氏册封为娴妃,册封圣旨排在苏曼之后也就算了,就连入住的宫殿都是离养心殿较远的永和宫,坐实了她不得乾隆帝喜爱的传闻。
不少人猜测这是乾隆帝为了贵妃高佳氏故意打压娴妃,毕竟她们两个同样无子,同样是先帝钦封的侧福晋。
一个封贵妃,住的是离养心殿的最近的永寿宫,另一个则封妃,入住的宫殿是离养心殿较远的永和宫。
乾邸老人儿里,仔细算算,好像除了乌拉那拉氏,被封一宫主位的基本都住在西六宫。
储秀宫始建于明永乐年间,顺治、康熙年间进行过多次修缮,正殿是三明两暗五间的结构,西内正间与卧室相连,东间临南靠窗户有一条炕,此间为亮堂,坐在炕东头,朝着临南的窗户往外看,储秀宫的景色一目了然。
后世去故宫游玩,储秀宫是必去的一座宫殿,也是紫禁城里最奢华的一座宫殿。慈禧太后五十大寿时曾耗费用万两白银对它进行装修。
如今的储秀宫虽比不上慈禧太后修缮后的奢华,但其宫殿设计精巧、典雅秀丽,在东西六宫里也算是不错的宫殿之一。
要说封妃有什么好处,那就是住的地方大了,宫里侍候的宫女、太监和嬷嬷也更多了。生了永璋后,苏曼身边的冬梅就成了永璋身边的管事大宫女。
搬进储秀宫后,苏曼先把宫里上上下下的下人梳理了一番,但凡是她宫里的奴才,忠心符是必须要种的。
冬雪继续管着她房里的事,内务府派过来的两个嬷嬷也都堪大用,王贵儿水涨船高成了储秀宫的管事太监,手底下管着十来号人呢。
他现在跟李玉好的都快穿一条裤子了,托他结拜大哥李玉的福,宫里大事小情就没有他不知道的,是储秀宫的包打听。
忙了几天,各宫都安置好之后,长春宫恢复了请安。第二天一大早,苏曼就被丫鬟给叫起来了。给她梳妆的是冬雪带出来的徒弟春雨,简单的小把子头,浅色系的旗装,配上精致的绒花,衬得她倒是有股子缥缈出尘的味道。
富察氏虽然出身名门,却十分节俭,平日里打扮不爱穿金戴银,乾隆没少夸赞她。当家主母都那么节俭,苏曼她们这些妾室当然也要紧跟在她的步伐,把金银珠宝首饰换成漂亮的绒花。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的,反正苏曼是能接受,甚至欣然接受。那些绒花精致又漂亮,后世可是入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那些非遗手作绒花,动辄都要上千甚至数千块。那种就已经非常漂亮了,没想到内务府的工匠做出来的绒花更漂亮、更精致。
绒花不但好看,重量还轻,满头珠宝首饰好看是好看了,可一天下来,啥都不干光顶着那满头珠翠就能把人给累崩溃了。
苏曼穿不惯花盆底,那玩意儿感觉比高跟鞋还要反人类。这鞋前后都没有支点,走起路来要格外的小心翼翼。这也是后宫嫔妃穿上花盆底走路时,都爱扶着宫女或太监的原因,怕摔倒啊。
苏曼的花盆底都是特制的,鞋跟很低,这样走起路来,不那么难受。满人对花盆底的观念是越华丽越好、越精美越好。
鞋的款式多种多样,装饰也是各有千秋。有镶嵌精美艳丽的珠串,有的绣上各种寓意好、象征着吉祥的图案,如凤凰、牡丹等。面料素净、没有装饰的花盆底,是默认参加丧礼时才会穿的。
用完早膳,苏曼扶着春杏的手,慢悠悠地往长春宫走,请安可是个力气活,饿着肚子怎么看戏?
苏曼不是最早到的,离得最晚的乌拉那拉氏反倒比她早到。几个答应、常在也都到了,看到苏曼扶着丫鬟的手进来,纷纷起身向她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