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苏曼拎着礼物,骑着电动车去了小叔苏全州家。她这个小叔,是个极其重男轻女,又好面子的主儿。
九七年时,她们Z市调来了一位雷厉风行的□□,这位书记在计划生育方面是出了名的严苛,之后的几年,违反计划生育的处罚相当严重。
苏小叔这种双职工,敢违反计划生育不但要双开,还要重罚。但这些都不能打消苏小叔生儿子的决心。
苏小婶儿是生完苏荞没多久又怀上,刚开始她是不知道自己怀孕的。
产妇在生完孩子后,大部分人的月经是不会立刻恢复的,这段时间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一年半载。
老一辈儿传下来的经验,没有来月经时,同房一般都不会怀孕,很多人也就不会刻意去避孕。
苏小婶儿也是这样想的,然后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怀上了。等知道怀孕后,苏小叔找到苏爸,托他找关系帮着做B超查一下多大月份,如果能顺便看一下胎儿性别更好。
超声室的大夫隐晦的告诉他,胎儿已经快四个月了,是个男孩。
苏爸作为大哥肯定是没办法劝他放弃这个孩子,只是提醒他,如果要二胎,工作可能保不住,还要罚一笔巨款,代价太大。
苏小叔根本就听不进去他的话,果断地给苏小婶儿请了病假,把她和苏荞一起送回了乡下老家。
不到七个月大的苏荞被强制断奶,苏小叔听医生说,怀孕时哺乳肚子里的胎儿容易营养不良,买来各种营养品给苏小婶儿补身体。
而断了奶后的苏荞,日子跟以前直接从天堂到地狱。奶粉是想都不要想,那是给苏小婶儿肚子里的胎儿增加营养的。
是苏奶奶熬小米粥、炖鸡蛋羹把她喂大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比她大三岁的苏曼,一岁断奶,喝奶粉喝到三岁,之后每天一瓶鲜奶,长大后家里的纯牛奶也从来没有断过。
苏荞的羡慕嫉妒就是打这来的,苏曼是被父母精心呵护的小公主,而她从小则是弟弟苏元呼来喝去的丫头片子。
当初苏小叔为了生儿子,工作没了,房子也卖了,之后为了养家糊口开起了出租车。理论上来说,开出租挣得钱要比上班强多了,但架不住他们家开销大。
苏小叔有子万事足,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给宝贝儿子。苏元小时候样样都要用最好的,奶粉喝的是进口的,一罐一百多。
2000年一百多,绝对是天价了,要知道完某山奶粉当时卖8。5元,鲜奶送到家,门口给你按个小铁箱,一袋才1。25元。
嫌尿布不干净,用的是电视广告很火的纸尿裤,衣服要买那种母婴店的高档货。他挣再多的钱,也架不住这么嚯嚯啊。
房子当初卖出去便宜,再想买价格就贵了,因此苏小叔家很多年都是租房住。当然也不是苏小叔买不起,地段不是那么好的房子他其实是买得起的,但是为了儿子能读好的小学初中,差的房子苏小叔看不上。
蹉跎了几年,房价越来越贵,苏小叔攒钱买房的速度,被飙涨的房价甩开了几条街。
前年首付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学区房,写的是儿子苏元的名字。苏曼父母去世后,他主动提出照顾她,目的不存,但他好面子,被苏曼拒绝后,也就没有再纠缠。
当然,这跟苏曼两个舅舅和小姨混得不错有关系,他敢打苏曼的主意,不用苏曼两个舅舅出面,在市局上班的小姨李雪就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苏曼也没有买什么贵重的礼物,就拎了一箱牛奶和一箱火腿肠,她一个穷学生,买两箱礼物,礼节尽到了就够了。
苏爷爷和苏奶奶接连去世后,苏曼爸爸和她小叔兄弟俩的关系因为种种原因渐行渐远。
原主虽然不喜欢苏小叔和苏小婶儿,但跟堂妹苏荞关系还是蛮好的。当然这是她单方面这样以为的,苏荞是装作跟她这个堂姐亲,实际心里恨她恨得咬牙切齿。
重生后的苏荞觉得自己有金手指,以后肯定是要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加上上次苏曼拒绝了帮她补习功课,她对苏曼的到来那是极其不欢迎的。
苏曼挤开她,笑意盈盈地拎着礼物进了门:“小叔、小婶儿,过年好!小元又帅了啊,明年就要中考了吧?准备报考哪所高中?
报考一高呗,我和你姐都上的一高,将来咱们姐弟三个都上一高,那也是一段佳话啊!”
苏元一脸的桀骜不驯:“书呆子才上一高,我又不当书呆子,我才不考一高,我要上外国语中学的国际班。”
苏曼看了一眼脸色难看的苏荞,笑着冲苏元竖起大拇指:“好小子,有志气,外国语中学的国际班可不好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