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母亲的声音。
所有人都怔住了。
“这是我爸偷偷录下的唯一一段音频。”她声音轻得几乎被雨声吞没,“每次转移前,他会把重要信息藏进日常对话里。这段话,我一直以为只是遗言……现在想来,‘风会把真相吹进耳朵里’,是不是在提示什么?”
方星河猛然起身,冲进雨中。他站在礼堂门口,仰头望着被风雨撕扯的夜空。风穿过廊柱,掠过断瓦,形成一种奇特的共鸣??低频震荡,持续不断。
“不是风。”他转身大喊,“是建筑结构!这礼堂本身就是共振腔!”
众人冒雨跟进测量。吴穹用频谱仪扫描,发现当风速达到一定强度时,整个空间会产生稳定的驻波,中心频率恰好接近387Hz。
“天造地设的播放厅!”她激动道,“林守业当年选这儿,根本不是偶然!他早就设计好了退路??只要风起,记忆就会自动苏醒!”
计划迅速成型:利用即将到来的谷风季,在春分后的第七夜,借助自然风力激发礼堂共振,再由阿?播放母亲录音作为触发信号,配合“通冥调”节奏引导,尝试激活隐藏信息。
接下来三天,他们清理礼堂,加固梁柱,铺设吸音棉以控制杂波干扰,并在舞台中央安置高灵敏度拾音阵列。普周负责外围警戒,每日驾车往返小镇采购补给,同时留意是否有陌生车辆跟踪。
第四天傍晚,一位白发老太太拄拐而来。她穿着洗旧的靛蓝土布衣,胸前别着一枚褪色的教师徽章。
“我是杨素云。”她说,“三十年前,在这儿看了《播种》。”
阿?浑身一震。
“你母亲演得好啊。”老人目光温和,“她说的每句话,我都记到现在。‘知识不是权力的奴仆,它是人民的眼睛。’”
吴穹悄悄启动隐蔽录音。
老人坐下,讲述那一夜:灯光熄灭,幕布拉开,一个普通山村女教师的形象缓缓浮现。她教孩子认字,讲抗日战争的真实伤亡数字,揭露地方官员虚报粮食产量……剧情层层推进,直至高潮??村民联合起来拒绝签署虚假报表,遭军警包围。最后画面定格在教室黑板上,粉笔写着:“我们不怕死,只怕后代无知。”
“散场时,全场没人说话。”老人轻声道,“大家默默走出去,像参加完一场葬礼。可我知道,那不是结束,是开始。”
她离开前留下一句话:“你们若真要唤醒它,就得让更多‘死过’的人重新活过来。”
第五夜,风势渐强。气象数据显示,明日午夜将迎来年度最强西南气流。
第六夜,他们最后一次调试系统。方星河将《渡魂》片段混入背景音轨,试图构建情感共鸣场域。吴穹编写算法,使拾音器能在噪声中捕捉微弱信号变化。阿?反复练习母亲的语调,力求每一个停顿、每一丝颤抖都精准复现。
第七夜,子时将至。
风如约而至,呼啸着撞入峡谷,卷起枯叶与尘土,猛烈拍打礼堂门窗。梁木发出呻吟般的震颤,空气中开始弥漫一种近乎可触的波动。
方星河看向手表:23:58。
“准备。”他下令。
阿?戴上耳机,深吸一口气。吴穹启动采集程序。普周守在门外,手持热成像仪监视四周。
23:59,风速突破十二级。整个建筑开始轻微摇晃,仿佛即将挣脱地基。
00:00,整点。
阿?按下播放键。
母亲的声音穿透风吼,清晰响起:
>“孩子,记住,课本可以烧,但土地记得……”
与此同时,礼堂四壁产生强烈共振,387。2Hz的基频迅速放大,与其他谐波交织成复杂声场。拾音器捕捉到异常信号??在常规音频之外,出现一组极低频脉冲,规律排列,形似莫尔斯码。
吴穹立即导入解码软件。十秒后,屏幕上跳出文字:
>**L-8856-《播种?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