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宣一个哥儿,就算是担心这大晋的安宁也做不了什么。
但是因着这一丝担忧,沈宣便又叫来了金桂,给了他三百两银子,让他悄悄去市面上买些差一点的口粮回来。
这段日子市面上的粮价飞涨,之前三百两银子能买二百石好米,现下却只能买得起一百石糙米了。
金桂虽不明白为何家中已经囤了那么多粮食,沈宣却还要花钱囤粮。
不过还是按照他的要求,将粮食买了回来。且分别存放在了戏园仙味和宣字坊的库房里。
虽说沈宣买了这么多的糙米回来,却也没有克扣下人们的伙食。平日里伙计们吃的都还是之前购置的米面,这些粟米则是用来以备不时之需。
沈宣抽了个日子,教了几个文字辈儿的伙计制作香皂的步骤。
这几人从小给家里帮工,于这干活做生意上面都是熟手,不用沈宣过多调教就很快习得了制作技术。
沈宣见状就采购了第一批原料回来,有了他们四人干活,不过短短几日就将这些原料做成了一千多块香皂。
待这些香皂都皂化好了,包装起来,门口的门脸也正好翻修一新。
沈宣让人把包装好的香皂都摆在了柜台上,还有一些没有包装的,则作为试用品打开放在台面上,供人观看。
之后他又立了一块板子,将所有的香皂明码标价。
无论何种香皂,皆是二两银子一块儿。价格虽高,但这香皂本就是金贵玩意儿,只有富人会买。
区区二两银子,对富人来说就不算什么了……
眼看着时间已经到了冬至,再过些日子就要过年。沈宣便挑了个黄道吉日,把牌匾挂上,敲锣打鼓的开了张。
春节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京中的名门世家也是十分重视。
每年临近过年,各家都会采买各样年货和年礼。沈宣赶着这筹备年货的日子开张,也是为了在年前好好大赚一笔。
开张第一日,文字辈的四位伙计就集体穿着十分优雅的长袍站在门口招揽客人。
不同于大多数铺子聘请的店伙计都是男子,宣字坊里两位哥儿两位女子反倒让人眼前一亮,忍不住就想多看一眼这铺子里面卖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因着铺子里放满了香皂,光是路过铺子外面就已经芳香扑鼻。
来往的客人还以为店里卖的是香料,但又见几位店员手中端着木盘,上面放着一些半透明的块状物品。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怎得还雕了花朵?”
“瞧着倒是精致,味道也好闻,也不知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这东西瞧着很是眼熟,怎么觉得和肥皂似的?”
“可不就是肥皂?”有那识得字的小姐便道:“瞧旁边那招牌写着‘香皂’二字,应当就是有香气的肥皂,竟要二两银子一块儿,价格倒是不低。”
……
虽说不少人都觉得二两银子块儿肥皂实在太贵,但因着这香皂实在新鲜好看,就还是有许多人被吸引到了店里。
“这香皂和肥皂一样么?”有位姑娘看了放在柜台上的香皂,就忍不住询问起旁边的文兰。
文兰听了便连忙上前一步,把沈宣提前教给自己的那套说辞说拿出来道:“姑娘,这香皂与肥皂一样也能洗脸洗澡,但却更为精妙。”
“您手上这块香皂,里面加了桂花,因此有一股桂花清香。用来洗澡洗头,身上都会自带一股桂花香气,宛若自身体香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