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宣嫁了人后,心可是野了,还想着进城摆摊。”
“前几天他每天去城里买东西,看多了城里的世面,可不就心思大了。”
“你们说他一个哥儿,出去摆摊能成功么?”
“摆摊哪有那么容易?村里那么多男人每季都去城里卖粮,才赚了几个钱?更何况他一个哥儿?”
……
沈宣出去摆摊一事,立刻成了无聊的云水村村民们田间地头热议的焦点,不过大多数村民都觉得沈宣完全是瞎折腾。
之前村里也不是没人想着去城里赚钱,不过除了一两个能干的,大多数钱没赚到什么,有些还赔了本金。
再加上村里人思想保守,总觉得哥儿肯定是比不上男人的。
男人都干不好的事,他们自觉哥儿肯定干不了,一个个心里都等着看沈宣的笑话呢。
中午,王家人一边围在饭桌前吃饭,一边谈论起这几日听到的八卦。
他们先讨论了一下钟哥儿失踪的事情,接着就说到了沈宣身上。
王小莲最是激动,一手抓着馒头,一手舞着筷子眉飞色舞的学着杨木匠的口吻说道:“向来没听说过什么摆摊车的,偏偏他沈宣就非要杨木匠去做一个,闹得杨木匠都发了火,你们说可笑不可笑?”
桌上众人听了都乐开了花,王大朗嘲讽的说道:“他一个哥儿懂什么?还摆摊呢。找木匠做个摆摊车,少说也得二两银子吧?”
“我们去城里卖粮,一百斤稻米卖了整整三日,也就卖六百文,二两银子多久才能回本?再说了,他地都没有,拿什么去摆摊?不会是山上的野菜吧?”
王家众人闻言又是笑了一通,王奶娘却是想了想道:“你们也别笑的早了,别忘了他还有个相公撑腰呢,我看那人和我们村里的村民不一样,倒像个有本事的。”
王奶娘毕竟在国公府里做过,见识比其他人要广一些。那日看了薛凤麟后,就觉得此人气质不大一般。
王小莲一听连自己亲娘也夸沈宣的男人,心中就不乐意了,翻了个白眼道:“那男的能有什么本事?长得再好不也是个瘸子?难道还能考科举做官不成?”
“是,长得再好再能赚钱也没你家相公有本事。”二房罗氏有些阴阳怪气的说道:“毕竟孙秀才可是堂堂秀才老爷,我们都是普通百姓。”
“就是,孙秀才这么好,小莲你赶紧嫁过去做秀才夫郞,不比待在家里扬眉吐气。”李氏也在一旁帮腔。
这些天王小莲一直在家里吹嘘孙秀才的功名,吹的太过离谱,把自家哥哥嫂子都踩下去了。再加上陪嫁彩礼的事情,罗氏与李氏对自家这个小叔子是越来越忍不下去了。
王小莲也听出来了自家嫂嫂的嘲讽,但却不以为然,反而觉得她们都在妒忌自己。
他更加得意的道:“那是,再过几日就是孙家人接我过门的日子。到时候我肯定要敲锣打鼓的出嫁,让全村的人都羡慕。”
这边村民们正在八卦着沈宣摆摊的事情,那边沈宣骑着青花骡子刚从城里回来,背后还背了一捆牛皮纸。
杨木匠脑子固化,不肯给他做摆摊车,沈宣自然要去找别人。于是便去了一趟城里,买了些木匠用的炭条和牛皮纸。
吸取了上次在杨木匠那儿的教训,沈宣决定先把自己想要的摆摊车用炭条画出来。
他把牛皮纸打开铺好,拿起炭条就在上面等比例勾勒起来,不一会儿一个摆摊车的雏形就跃然纸上了。
画好以后,沈宣又用小字标记了一些要点和数字,整张图纸就清清楚楚,很容易就能根据图纸制作出来了。
薛凤麟过来一看,倒是有些惊讶,没想到沈宣除了写字,竟然还会制图。
前些日子沈宣进城写表文的事情他是知道的,虽然并不清楚他到底赚了多少钱,但光是能按照格式写出表文这点,就比京中许多名门的闺秀和哥儿都要强些。
要知道京中名门贵胄虽然也会培养自家的女子与哥儿读书写字,但大多数都是为了装裱门面。
写字写的好的女子与哥儿不少,能做几首诗词的也有。但表文这种工具类的文章,女子与哥儿是不会学的,因此也写不出来。
沈宣明明待在乡下,却能熟练的写出来还能用来赚钱,已是比大多数人都要强了!
而制图这事,属于制造相关。在京中除了工部的那些大人和木匠以外,大多数男子也都不会学,也不知沈宣到底是哪里学来的?
“怎么样?这图纸可还算清晰?”见薛凤麟过来了,沈宣有些得意的把自己画好的图纸给他看。
“挺清楚了。”薛凤麟点点头,之后才问道:“你怎么什么都会?这制图的功夫,可是木匠的绝活。”
沈宣一愣,才忽然意识到原来自己觉得制图简单,是因为他之前在现代世界长大,从小学习了数理化、美术等各方面的知识。
然而对于重文科轻术科的大晋人而言,这些现代小学初中生的知识,压根就很少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