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品尝后形容:“像是吞下了一口海底月光,温柔得让人想哭。”
第三道,最难。
未孵玄鸟卵。这种蛋一旦受热超过四十二度,胚胎就会死亡并产生剧毒气体;若完全不加热,则蛋白无法凝固,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
传统烹饪绝无可能安全处理。
但秦琅却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巴掌大的铜制小炉,外形古朴,雕刻着繁复的云雷纹。
曹东东看到那一瞬间瞳孔骤缩:“这不是……你妈留给你的‘匀温鼎’?”
那是母亲生前最珍视的传家宝,据说是祖上传下的秘制炊具,能精准控制热量分布,哪怕火焰剧烈跳动,内部温度也能保持恒定。
秦琅将玄鸟卵小心放入鼎中,点燃下方炭火,火苗呈幽蓝色??那是特制的竹心炭,燃烧稳定无烟。
他闭上眼,双手贴附在鼎壁两侧,仿佛在感知某种频率的震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其他选手早已完成三道菜离场,唯有他仍在守候。
第九分五十秒,秦琅睁眼,掀开鼎盖。
蛋壳完好无损,轻轻敲开后,蛋白呈现出玉石般的半凝固状态,蛋黄则如初升朝阳般橙红透亮,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涅?初晓。”他说,“生命不该被轻易终结,也不该被无视。所以我没有杀死它,也没有放弃它。我只是让它,在生死边缘停留了一瞬。”
全场寂静。
一位年迈评委颤声问道:“你是怎么做到不让胚胎死亡的?”
“我没有加热蛋心。”秦琅平静回答,“我用匀温鼎制造了一个温度梯度:外层蛋白达到四十一度半,刚好凝固;内层维持在三十九度,足以杀菌却不致死。这是一种‘临界守护’。”
话音落下,全场起立鼓掌。
最终成绩公布:秦琅再次成为全场唯一满分通关者。
而此时,场馆中央突然响起一道低沉男声:
“我申请临时参赛资格。”
众人回头,只见那名昨夜悄然离去的黑衣男子缓步走入赛场,手中提着一只破旧木箱。
主持人迟疑片刻,看向评审团,最终点头同意。
“我是第七十三号挑战者。”男人摘下鸭舌帽,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我的题目只有一个??请你,重做那一碗阳春面。”
全场哗然。
秦琅猛地抬头,目光如刀锋般刺向对方。
记忆如潮水涌来。
三年前的那个雨夜,他在面馆值夜班,一位浑身湿透的男人冲进来,嘶吼着要一碗阳春面,说是要给病危的妻子最后一顿家乡味。他刚煮到一半,厨房电路短路引发火灾,整栋楼陷入混乱。等他再醒来,面馆已成废墟,那人也不知所踪。
“是你……”秦琅声音沙哑。
“是我。”男人点头,“我妻子没能撑过那一晚。临终前,她只说了句‘差一点,就吃到家的味道了’。”
他打开木箱,里面是一套锈迹斑斑的手工擀面工具,还有一个密封罐,装着某种灰白色粉末。
“这是我老家的井盐,来自祖传盐田。面条,要用这盐和面,手工拉七次,汤底只能用鸡架与猪骨熬十二小时以上,加三片生姜、一根葱白,最后撒一把现炸的猪油渣。”
秦琅怔住。
这些细节,连他自己都几乎遗忘。
“我可以拒绝吗?”他问。
“可以。”男人盯着他,“但如果你拒绝,说明你已经忘了什么是真正的‘为人心而做’的料理。”
空气仿佛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