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为了这个理想,他苦读经书丶悬梁刺股,才终于高中状元。
原以为迎来精彩人生的开篇。
他读了很多书,可惜,为官之道并不在圣贤书中。
出入官场的愣头青,又没有前辈领路。林海的经历可想而知,简直可以总结成一部底层官员摸爬滚打血泪史。
同僚那些隐晦又似乎暗含深意的话,他听得似懂非懂;上司丶上司的上司的喜好忌讳,他记得头昏脑涨;更别提那些更加隐蔽的,京城各大世家之间的裙带关系丶私底下的龌龊矛盾,林海更是一概不知,也没有人会好心到专门告知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官要注意这些细节,否则连自己什么时候得罪的人都不知道。
京城居大不易。
亲自体会了一番,林海才挫败地承认自己只是个普通人。
曾经豪情壮志的少年郎,终于逐渐成为了翰林院一名沉默寡言的普通小官。
唉。
想这些干什么。
好汉不提当年勇。
林海收回怀念伤感的目光。
母亲还在家等着他的药呢。
他原本打算的是等母亲病好,他就请求外放去地方。不管哪里都好,为百姓做点实事总好过在翰林院消磨光阴。
外放的摺子,他早就已经拟好了。
人到中年,他也逐渐认清现实,不再挂念少年时那个能臣明相的美梦,决定踏踏实实活在当下。京城太复杂,他就到能做事的地方去。
只是天意弄人,他的摺子还没递上去,老母便在去岁冬天生了病。
外放的事不得不搁置下来。
更糟的是,林母的病来势汹汹,林海请的那些大夫束手无策。
直到回春堂的名医去府中看了一趟,开了个调养的方子。用珍贵药材温养着,林母的病才逐渐控制下来,不再继续恶化。可是也没有好转的迹象。
那药方是个好药方,就是太好了,一贴便是数十两银。
林海一个编书的穷翰林,仅仅依靠那点微薄俸禄,哪里能负担得起?
吃了几个月,便掏空了多年家底。
林海将宅子沽了出去,总算勉强撑过了春日。可是如今,家中钱财又快见底了……
林海颓唐地抹了把脸。
林母生病后,林海已经借遍了身边的同僚。翰林院都是一批清贫文人,自己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又能有多少富馀来接济他呢?
可那是辛勤养育他的母亲,他如何能眼睁睁看着她日复一日虚弱下去呢?
穷途末路之下,林海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舍下无用的文人傲骨,像他年轻时最看不上的哈巴狗,折身祈求权贵庇佑。
前几日他已经投了无数行卷出去,只是如泥入海,至今没有任何回音。
他也不奢望有权贵能欣赏他的才华啦。
贵人被他一身才华折服,引以为友,从而倾力帮助他实现名臣理想——那是他年轻不懂事才会有的幻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