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兼并,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文官之中确实有真心支持抑兼并的,比如詹徽,他全家上下加起来就没几亩地,一个光脚的自然不怕穿鞋的。
可薛祥、开济等人,他们并不支持猛烈的抑兼并政策,但迫于压力,还是赞同了。
赞同,执行,这都不意味着问题解决了,也不意味着人家不计较了。
萧成是脾气不好,打了人自己能收拾。
若是自己去,控制不好脾气打了人,收拾局面的可就是皇帝了……
老朱现在,不好说,心思如渊,看不懂他最近的骚操作,尤其是将蓝玉放在东征里是啥意思,你要看蓝玉结党,慢慢看就是了,没必要让他加入征东行列嘛。
知道我们两个不对付,还让他来,这不是膈应人。
最主要的是,蓝玉犯了错,他也不是灭了汗廷的首功之人,按理说,不应该给国公。
给了,意味着老朱需要蓝玉站在高位上。
顾正臣不想思考这些,不管老朱如何想,如何动作,镇国公府都会安然无恙,最多少出几趟门,少吃几顿肉,没什么大不了。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东征!
张希婉整理着桌案上的文书,看到了五十万斤桐油,五十万斤松油的物资,惊了下:“夫君,为何采买如此多桐油、松油?”
顾正臣解释道:“难免夜间作战,总需要点火把。”
张希婉狐疑地看着顾正臣。
什么火把,需要如此海量的桐油、松油……
顾正臣拿出远火局的印信,盖了文书之后,又提起笔,添了几笔,让林白帆发至兵部、五军都督府,协调物资调拨。
房间安静了下来。
顾正臣一个人坐在椅子里,看着墙壁上挂着的日本舆图,一双眼满是冰冷。
这一次东征,不是自己不想拿出方略,也不是没有方略,而是不能拿出来。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没啥问题,只要你打胜了。
可你将在内,这怎么整?
一旦拿出方略,老朱在那指挥起来,那你说,是听还是不听,是按照老朱的安排去做,还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
谁问,都没有。
一句话,打完就知道了,打之前,都别问,蓝玉问没有,朱元璋问也一样。
不过是几座岛的事,就等吧。
等暴雨,洗个干干净净,不留肮脏。
等雷霆,照个清清楚楚,不负此生!